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八章 戶籍田畝 (第1/2頁)

晶晶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冶鐵鑄造兵械,只是趙廣保衛扶風諸多舉措中的一項。

從扶風根據地的發展來看,目前百餘里的方圓,依靠渭水這條水運大動脈暫時沒有問題,但要是再想向外擴張,勢必要改進交通條件。

生水泥的生產作坊,已經在槐裡的工坊區建立,第一批的成品將用到改善槐裡至渭水水埠的道路,這無疑將提高運輸的效率。

同時,這一路自南往北的長征,讓趙廣感觸最深的,除了翻越秦嶺的穀道實在難走外,還有交通運輸工具的落後。

運輸糧秣,單靠輔兵背運和蓄力駝運,效率上實在太低。

改進交通運輸工具,勢在必然。

在這一點上,諸葛亮主持發明的木牛流馬,對軍中輜重的運輸作用很大,但木牛流馬在推廣上也有不小的問題。

史載:諸葛亮北伐之時,曾經在兵出祁山時,用木牛運軍糧,在斜谷出兵時,用流馬運軍糧,從時間上來看,先有木牛後有流馬。

趙廣剛剛穿越過來時,對木牛流馬究竟是何物,能夠翻山越嶺,為蜀軍提供強大的後勤支撐很有興趣。待在姜維軍中看到了實物後,趙廣才知曉真實的情況,木牛是一種有前轅的獨輪車,而流馬則是沒有前轅的獨輪小車。

“這不就是獨輪車的古代版嗎?不過,工藝上似乎要更復雜一些。”趙廣有些啞然無語。

獨輪車,後世人民戰爭時期的運輸利器,其實,早在西漢的時候,漢畫和文字就有關於鹿車、轆轤車的記載,不過,這兩種車主要還是用蓄力來拉動,真正大規模用於軍中輜重運輸,是在三國時期。

越是傳說中神秘的東西,有時候見到真相時,往往會讓人感到恍然,相比木牛,流馬的原理更接近後世的獨輪車,從製作工藝來說,這兩者都太過精細和複雜,對木工的技術要求也更高。而之所以要如此精細,原因也有三個。

其一:蜀中多為山地,道路險峻難走,車子如果工藝不到位,安裝不緊密,到了棧道上沒用多久就會散架;但在平原地帶則不一樣,畜力車、人力車能適應平地運輸需要,木牛流馬的牛頭馬頭機關等構件成了累贅。

其二:出於保密原因,木牛流馬的叫法比獨輪車要更加的神秘,再加上覆雜的切割安裝技術,在戰場上縱算被魏國繳獲,也很難進行完整的復原。當然,如果有馬均那樣的技術水平,這點難度不在話下。

其三:也是最重要一點,木牛流馬是完全依靠人力來推車,而不是蓄力,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蜀漢國力弱小,巴蜀之地大型牲蓄比較稀少,沒有蓄力,諸葛亮能依靠的就只有人,反正南中等地夷民眾多,徵發過來正好當作輔兵使用。

相比需要時間提升的冶鐵技術,木工技術的升級則要立竿見影的多,在槐裡的木工坊,趙廣拿出了改進版的獨輪車圖樣。

一天之後,木工坊的坊頭就將獨輪車的樣車也造了出來。這種類似於雞公車的運輸工具在試驗之後,讓糜立等輜重營官員大為驚歎。

趙廣版獨輪車,結構簡單,製作不復雜,卻又能把重量平均的分攤到人與車輪上面,按測算每次運輸的貨物重量相當於六個人力。

在提升和改進冶鐵、木工技術的同時,趙廣又召集諸葛緒、糜立等人,對扶風根據地的土地進行丈量,落實人丁入籍“土斷”和分田到人的“均田”政策。

依靠劫掠漢中魏軍的補給線,蜀軍在短時間內不缺糧秣,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不提早謀劃,只依靠以戰養戰來支撐,蜀軍最後只能走向與流寇一樣的下場:困頓而亡。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招募流民,恢復生產,是扶風根據地的當務之急。

土斷,就是重新整理戶籍,所有在蜀軍控制區域下的民眾,一律按所居住的縣、亭、鄉,編入正式的戶籍。

均田,就是計口授田制度,讓入籍的民眾按照男丁、女丁的不同,得到對應不等的土地用於耕種。

這兩個政策的頒佈實施,是趙廣根據扶風根據地的現實情況作出的改革措施。

扶風郡地處渭水兩岸,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豆類、菽類的種植,前些年關中動盪,民眾多逃亡漢中、涼州一帶,荒田甚多,這幾年魏國為支援伐蜀,將關中作為大後方,又招募流民墾荒、通渠,關中的生產得到一些恢復。

去歲,鍾會大軍伐蜀,關中的青壯多被徵用徭役,擔負運輸糧秣、輜重的任務,本來,伐蜀結束之後,這些人丁就可以回籍了,誰料想,魏軍入蜀佔領成都的目的倒是達到了,但漢中卻被趙廣給反攻拿下,由青壯為

《我得父親是趙雲》 第九十八章 戶籍田畝(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