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十章 喪事 (第1/2頁)

毛小光92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火燒了屍妖之後,我們在村裡住了兩天,就住在王老漢的家中。在這兩天裡,我們處理了一些繁瑣的事。包括解釋起火災的原因、幫助王老漢調理身體等等。他被李寡婦上了身,遭到了陰氣的侵襲。如果,不是我們道上人用專業的手法幫他解氣。那麼,是會折壽的。

李三生最終沒有找到王婆婆,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結果,除非他能跑到陰間去。那隻會吃豬肉的山羊,也不知怎麼的,就給餓死了。期間,我們餵過這牲畜豬肉,這些豬肉還是花大價錢問村裡的富戶買來的。肉是再新鮮不過了,可是山羊愣是不吃。

山羊是死了,但身子沒有瘦,王老漢最後的選擇是將它燉了吃。事已至此,李三生也就不再阻攔了。他估計了一下時間,對我說道,我們該回去了。時間拖得太久,萬一大哥有個事,也來得及見他最後一面。

我聽了他這話,知道陳靈兒的父親已活不久了。或許,他這個病只有孟婆一人能治。可是,現在的孟婆卻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但鑑於自己對陳靈兒的感情,還是多問了一句:“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誒……”李三生聽罷,嘆了口氣,一連搖了好幾個頭。從他唉聲嘆氣的模樣來看,確實是沒有辦法了。想到這裡,我不禁在心裡狠狠罵了自己一聲:“真沒用!當時就該講孟婆從陰間帶出來的。”

“不要難過,大成。或許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李三生見我難過,便用手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膀安慰道:“大哥常年受到病痛的折磨,能解脫了也是好事。”

“但願如此吧。”我跟著嘆了一口氣,盪出悠悠的哀傷。再望一眼李三通,他雖然面容哀傷,可是難以掩蓋虛假的做作。其實,說到底,陳三玄的死對他來說是最受益的。

我們商定完畢,便不在村子裡過多逗留。告別了王老漢一家子,就按原路返回了。日夜趕路,僅僅兩天的功夫便回到了祖宅。到時剛好是第三天的凌晨,天矇矇亮,空氣中還瀰漫著一層薄霧。但我們沒有得到片刻的休息,因為家裡出事了。整個宅子掛上了白綾,四處是哀樂,哭哭啼啼之聲早在遠處便能聽到。

果然不出李三生所料,陳三玄沒等到孟婆前來給他醫治就去世了。家丁見了我們就哭喪:李爺、姑爺,大老爺他去了……

李三生聽罷,嚎啕大哭起來:“我的大哥啊,你怎麼走得那麼急,沒等到讓我來見你最後一面。”

這李三生也算是個實力演技派,說哭就能哭,感情絲毫不用醞釀。反倒是我,一時間還竟是哭不出來。只覺得腦子裡空蕩蕩的,沒了主意。不過,好在大夥都在靈堂,不至於讓我顯得有多尷尬。因此,當我們前往靈堂的路上,足夠讓我醞釀悲傷。

陳李家是道上的大派,也是做死人生意的大戶。既然是他們家死了人,而且還是一族之長,那麼操辦起喪禮來自然是要隆重點。該有的習俗一概不能少。這回兒主持操辦喪禮的人是李正通,他正和幾名有身份的長者再商量喪事的具體細節。

劉一叔曾對我們說過,傳統喪禮程式繁多,近30多道,大致上分分殮、殯、葬三個階段進行。殮,就是給屍體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殮前要給死者招魂、沐浴。殮分小殮和大殮兩步。小殮是給屍體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絲綢,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殮是把屍體裝進棺材。棺材稱“壽材”,男棺刻有“壽”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則刻以“福祿壽”三字的合寫體。小殮時還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則含一銀元,均稱之為“飯含”。大殮時往往隨殮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隨葬物品繁多且貴重。

殯,就是入殮後停柩於殯宮,殯期長短不一,少則3日,多則30天,主要由奔喪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個月而葬,至多達7個月。

葬,就是掩埋死者遺體,即棺木入土。舊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風水、擇墳地,謂“擇吉地”。送葬又叫出殯。這三個步驟都是很講究的,需要請懂行的人來操辦,可一點都馬虎不得。想當初我們當地有一戶人家辦喪事的時候,就是因為簡陋了些,草草給完事了。其後導致了子孫發生意外,家破人亡。古話說厚葬老人,香火永續。正是這個道理,中國人講一個孝字。但這孝並非只針對先輩還活在世的時候,當他離世入土的時候也要風風光光的,每逢忌日要跪拜,清明要掃墓。

在我進靈堂之前,劉一叔將我拉到了一旁。他是刻意在等我的,為的就是跟我說些話。

“大成,你是真想好了要當陳李家的女婿?”

《我開了一間陰陽客棧》 第二十章 喪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