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7章 輿論交鋒 (第1/2頁)

細雨牛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6號上午6點,林文華等六名工人早早的分批前往了報社的報刊亭守著,在新一期的報紙送過來後,他們便開始坐在報刊亭中賣報紙,早就等著今天看第二期《前進報》的人們也紛紛前來買報。 而社會混混們也和昨天林尚舟說的一樣再次來到了報刊亭外,不過這一次他們遇上的不是前一天的普通員工,而是義憤填膺的林文華等人。 混混們面對凶神惡煞的工人不敢動手,一是怕打不過他們,二是怕傷了人把事情鬧大不好收場,最後他們只得悻悻離開。 林文華對此很是滿意,前來買報的人對報紙上的內容也很滿意,他們如願以償的看到了第二篇抨擊諷刺宰相那尚未推出的新政策的文章。 在這篇文章的引導下,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宰相政策的不合理之處,而達倫在看了那篇文章之後也·很苦惱接下來要用什麼理由去回擊這篇文章。 最後只得象徵性的在17號和18號刊登了兩篇言辭蒼白無力的文章來回擊戈培爾的文章,19號,《前進報》刊登了一篇呼籲柏林移民團體團結起來的文章,這篇文章自然也是戈培爾撰寫的。 文章內容的煽動性很強,它呼籲柏林的移民團結起來抗議中央黨政府,抗議宰相阿爾伯特的這項政策,如果這項政策得到透過那未來中央黨政府和宰相阿爾伯特說不定會變本加厲的推出更多不利於移民團體的政策。 柏林的移民人數算不上特別多,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對政治毫無興趣的普通民眾,這項限制移民參政的政策即使透過了對他們也沒什麼影響。 因為實際上來講該政策沒有限制移民的其他公民權利,只是限制了諸如加入政黨,成為政府官員等參政的權利,並沒有限制他們的投票權,財產達到普魯士三級投票制標準的移民仍擁有投票權。 然而之前透露出來的資訊並不包括這一點,只是粗略的說了有這麼一項一刀切的政策,移民群體中一開始就有對此不滿的人,但大多數還是不在意…直到看了戈培爾的那篇煽動性強的文章。 他們在讀到未來中央黨政府有可能變本加厲的為難移民群體後便變得義憤填膺起來,因為按照報紙上所說的方向發展,他們的利益會受到中央黨政府的損害。 戈培爾的用詞也十分巧妙:中央黨政府而不是柏林政府和德國政府,他清楚未來移民群體還要生活在柏林,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一部分,不能讓他們變得反德,反德國政府,要有針對性的去引導他們反對中央黨政府而不是反對德國這個國家。 不過令戈培爾感到十分意外的是,12月20號,聖誕節前夕,柏林的移民聚集在一起遊行抗議政府的那項沒有得到透過的政策,這一抗議行為也得到了柏林市民的廣泛同情,遊行群眾最後被警察和魔力部隊攔了下來,阿爾伯特面對這種情況也不得不派達倫出面解釋,安撫民眾情緒。 在政府官員的解釋和保證下,遊行群眾的怒意漸漸消散,隨著怒意散去,遊行隊伍也解散了,人們紛紛原路返回回到了自己家中。 看著散去的群眾,達倫鬆了一口氣,他怎麼也想不到這些移民會聚集在一起遊行抗議,為這項政策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的計劃也破產了,他回到宰相的辦公室向宰相彙報了相關情況。 他認為一定有人在其中推波助瀾,而推波助瀾的便是那個名叫《德意志人民前進報》的報紙。 聽完達倫的彙報後,宰相讓人拿來《前進報》的報紙,看了看上面的文章,戈培爾文章的強煽動性他看得出來,達倫在看完文章後意識到這個叫做“保羅·戈培爾”的人是個厲害人物,這段時間反對該政策的文章幾乎都出自他手。 經過一番考量,達倫向宰相提議拉攏這個叫保羅·戈培爾的人物,如果能將他拉攏到己方陣營那將是難以想象的助力。 於是22號達倫帶人去了《前進報》報社裡找戈培爾,希望他能跳槽到《中央日報》裡工作,理由也很簡單,他是一位能力很強的人,不應待在這樣一家小報社裡,應該去更大的報社工作,在《中央日報》報社中工作機會也更多。 戈培爾的回答自然是拒絕,理由嘛…也很簡單,他在《前進報》報社裡是副總編,《中央日報》這家大報社要是願意把副總編的職位給他,那他願意考慮一下跳槽過去。 面對這樣的條件,達倫便感覺這人有些狂妄,婉言拒絕後便帶人離開了,他認為不過一個小報社的人物,能掀起什麼大浪。 在他們離開後,這件事情成了報社裡的一則笑談,林尚舟本身還有些擔心戈培爾會不會跳槽過去,當戈培爾笑著說出他開的條件之後,林尚舟便放心了。 之後的幾天裡,達倫便將重心放在了推行黃禍論上面,在20號之前,所屬中央黨的媒體便已經將黃禍論給刊登到了報紙之上,威廉二世的經歷成為了天然的輿論助推器,儘管這位老皇帝已經攜家眷意外去世了五年之久,但媒體將這個事情重新挖出來後依

《穿越成德皇的小說》 第147章 輿論交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