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64章 得與失 (第1/2頁)

彼岸三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564章 得與失

蒼山洱海,山水相依,佇立山間竹亭望去,洱海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之旁。初春的清風拂面而來,帶著絲絲的海水的味道倒是別有情調。

山澗竹亭外陳浩看著這個形狀酷似人耳的大海,不禁有些莫名的感嘆。貫通史書的他有豈能不知,這裡乃是天寶年間唐軍兩次覆沒之地,幾十萬將士埋骨於此何其悲涼。如今他做了前人所未有做到的事情,本應該感到自豪與欣喜,但是如今卻提不起絲毫情緒。

“未曾想到這南詔小國,竟有如此盛景,實在是出乎意料!”一旁的石忠神情微喜,望著遠處的洱海不禁讚歎自語。

陳浩沒有回應,而是久久的凝望洱海之後,才自語輕嘆道:“

龍關黯黯陣雲昏,

碧草無情掩墓門。

多少子規啼不住,

為憐百年未歸人。

天寶南征折沉戟,

可憐枯骨臥黃昏。

蒼山洱海公造雪,

今破六詔慰忠魂……”

“大帥……”石忠方才的舒暢之心,這一刻也凝重起來。

陳浩側過臉來,對著石忠輕聲問道:“石將軍可知這風景如畫的洱海之中,埋葬著我軍幾十萬將士的屍骨?”

“這個……末將曾有耳聞……”石忠的神情有些尷尬,因為方才他還不吝美詞讚歎洱海。

“世事皆有兩面,而我們都只願去觸控那些光鮮華麗的一面……”甚為感嘆的陳浩,最後輕舒了口氣:“戰爭沒有輸贏,只有得失……”

沉思片刻的石忠,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道:“是啊,為將帥者獨喜亂世,只因亂世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但殊不知建功立業的背後卻是生靈塗炭,更多的人會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將帥乃至掌權之人而言,是得;但對天下黎民百姓而言,是失……”

陳浩沒有想到石忠一員武將,竟然有如此覺悟,這一刻他終於會心的笑了,隨後一指亭中的一株銀杏樹苗:“帶著它,隨本帥來!”話音光落,陳浩就已率先順著石階向山下走去。

石忠不明白陳浩到底要做什麼,不過既然大帥有令他也只能遵行,於是從亭中提起包有泥土的銀杏樹,順著陳浩下山的方向追去。

洱海之畔,陳浩拔出佩劍在岸旁掘開一個土坑,隨即從石忠的手中接過樹苗,將包有泥土的根部放入坑中掩埋。陳浩蹲下身來,一邊捧著泥土向坑中放土,一邊自言自語:“千里兄,當年你我以銀杏樹論交,如今長風在這洱海之畔種下此樹。南詔已滅終歸塵土,你,可以安心了……”

緩緩地站起身來,看著眼前隨威風擺動的銀杏樹,陳浩的心情很是複雜。這時一直不知名的鳥兒落在了銀杏樹的枝頭,壓得銀杏枝條都彎了腰。但見這隻鳥兒對著陳浩歡快的鳴叫了幾聲,最後便似有留戀的張開翅膀向巍峨的蒼山而去。

望著漸行漸遠的鳥兒,陳浩最後將目光落在了搖曳的銀杏樹上,隨後露出了一絲笑意:“也許這裡才是你應有的歸宿!”

許多年後,當人們遊覽蒼山洱海時,總會看到洱海之畔有一個銀杏樹迎風而動佇立於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銀杏樹歷經千年終成參天大樹,成為洱海風景中一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雖歷經千年,但是這個銀杏樹卻依舊佇立在岸邊不曾枯死,似乎有一種信念,在支撐著它守衛著這片青山綠水。每逢春暖花開之際,蒼山山林之中的百鳥猶如朝鳳一般聚集於此。此等現象讓後世遊玩之人驚歎之餘,亦因此樹的神奇之處流傳著種種傳說……

……

陽苴咩城的中央,有一座宏大精美架構,四亭拱托,清涼環繞的南詔著名五華樓。此樓是官方聚會宴請貴賓的地方,高達五層可容納萬人站立。五華樓整個佈局井然有序、莊重威嚴,很有王權的氣勢,然而這氣勢雄偉的五華樓,不得不歸功於已經病逝的豐佑王。

豐佑為南詔國第十代君主,在位期間,南詔國強盛一時,這也是他兒子酋龍屢犯大唐的原因所在。豐佑王當年為了一顯威儀,於是便在陽苴咩城的中央建起了五華樓。隨後五華樓就作為國賓館,每年三月十六,南詔王豐佑都會在五華樓會見西南夷各個小國君長,和其他一些重要賓客,賜以酒席佳餚,奏以南詔禮樂以顯其威!

如今豐佑王已死,但五華樓這個代表南詔的宏偉建築仍在。此時陳浩站在五華樓頂,望著一輛由侍衛押送的馬車駛出陽苴咩城,陳浩眼中露出複雜的神色。因為他不知道自己這樣婦人之仁,到底是

《風月海棠》 第564章 得與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