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監之亂 (第1/2頁)
酒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武王在姜尚、姬旦等大臣的輔助下將都城由豐京(也做灃京)遷往鎬京,實力大增。在孟津舉行了著名的盟津觀兵。兩年後伐紂成功,正式定鼎天下。 武王並沒有把商紂王后裔殺掉,而是把商朝的舊地封給帝辛也就是紂王的兒子武庚。但又怕武庚叛亂,就派了三個信得過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把朝歌附近圍了一圈,稱為三監。 姬發活著時候,這些兄弟們一來唸及舊情,二來也忌憚武王的威名,所以老老實實的扮演著對武庚監視居住的職責。 可惜武王有命打天下,卻沒命享清福,滅商後僅僅四年,就一命嗚呼。 武王崩後,太子誦即位,就是成王。只不過這時候的成王年幼,僅十三歲,也有說還在襁褓之中。所以武王臨終前,委託四弟姬旦也就是周公旦攝政。後世津津樂道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就源於此。 姬發在位時候,管叔蔡叔霍叔那都是親兄弟哥們。大哥伯邑考死了,老二姬發順理成章的上位,再加上姬發本身能力出眾,眾兄弟臣服於他還算心悅誠服。可是二哥死了,你老四獨攬大權,可就有人不服氣。 說到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週禮。我們都知道百家爭鳴,孔夫子最推崇周禮。其實周禮包含的紛繁複雜,遠不是三五句話能解釋清楚的。 就比如說這個稱呼,老頭在位時候,他的兒子叫公子某某咱們都比較熟悉的公子小白,也是大名鼎鼎的姜小白齊桓公。還有那位晉文公,沒上位之前,叫公子重耳。當然啦,這裡也有嫡庶之分。等老頭辭世,兒子繼位後,老國君的兄弟哥們被稱作某叔。就像現在的管叔蔡叔霍叔,往前推,應該叫公子管、公子蔡和公子霍。 至於現如今太子誦即位,當了王,他的叔叔輩的管叔等,按道理應該改個稱呼,公叔管或者公叔蔡,也有叫公輸的,比方說大家都很熟悉的魯班,原來就叫公輸班。按照周禮來推,魯班應該是魯國國君的叔叔或者爺爺輩的。但就其出身來的,很可能是庶出。 當國君的妻妾成群,年齡相差很大,四世同堂也屢見不鮮。有時候國君的輩分高,所以又衍生出瞭如公孫和王孫。比較出名的有公孫比較多,王孫在楚懷王問鼎中原時候有個王孫滿,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話休煩絮,武王死後國家政權實際上掌握在姬旦手裡,姜子牙和姬發的五弟召公還都有點小意見,更何況外在領兵的管叔蔡叔霍叔呢! 召公姬奭和姜子牙就在京城,周公旦還好給他們解釋。可其他幾個,就不一樣了。 這裡還需要交待的是,武王建立周,為了保證四海安逸,封了親眷以及上古帝王后代們每家一塊地,可以享受百姓稅賦,也有一定的兵權。大大小小共七十一家諸侯,如周公旦的封地是魯國,姜子牙被封在齊國,紂王帝辛兒子武庚封在了商朝原來的國都,就是現在的安陽。不過令武王沒想到的是,老輩在一塊穿一條褲子的交情,後輩們卻打的不可開交。此也是後話,暫且按下。 單說武庚打聽到蔡叔霍叔管叔,這幾個周邊監視自己的人,心理上有些變化,不由得也動了心思。 恰巧這時候管叔派人來,意思是想讓武庚挑頭,他們幾個暗地裡支援,等推翻成王,共分天下。讓武庚覺得這是光復大商朝的絕佳機會。甭管是出頭鳥也好,當炮灰也罷,想要成大事,冒點風險那是在所難免的。 於是武庚打定主意,派人去往東聯絡衛國(今河南浚縣)的管叔姬鮮;向北聯合邶國(大約在今河南河北交界處)的霍叔姬處;向南找鄘國(約現今河南新鄉附近)的蔡叔姬度,邀請三位來朝歌議事。 好嘛,本來是監視武庚的三位周王室政治局委員級別的領導,竟然跟被監視物件的武庚穿一條褲子尿一個壺裡了。 論年齒,老大伯邑考已經被紂王殺了,肉蒸了給姬昌吃。老二就是武王姬發。按照兄終弟及的古禮,應該輪不到老四姬旦輔政,因為老三就是管叔姬鮮。 所以姬鮮覺得不爽,憑什麼你老四大權獨攬,我這個當哥的卻被髮配到邊疆。在沒接到武庚邀請之前,姬鮮就已經心裡開始活泛,跟倆兄弟商量了幾次。只是覺得這時候起事,有點名不正言不順。 接到武庚請帖,三兄弟互相打了個招呼,商量著一塊來到殷地。 武庚大排延宴,款待幾個不是獄警卻勝似獄警的監護者。反正他老爹那時候弄的酒池肉林,有的是酒。至於肉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好歹管著那麼大一片土地,還能缺肉吃? 殊不知,這頓酒喝完,就到了他們身首異處的時候。 就這樣四個人吃飽喝足,決定以武庚挑頭,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糾集周邊小部落,組成聯合國軍,公開造反。 三兄弟中,管叔姬鮮是積極響應,迅速跟進。主要他覺得自己虧,理所應當的把攝政王頭銜拿過來,如果能推翻成王,自己來做天子,自然是極好。 蔡叔口號喊的震天響,不過行動卻沒那麼積極。 霍叔更滑頭,心說
《酒海陳藏5年西鳳酒價格一覽表》 第3章 三監之亂(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