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2章 大發明家沈夢溪 (第1/2頁)

參見大總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轟轟烈烈的新村建造運動說幹就幹,李小魚是把所有的災民都組織了起來,投入了這項偉大的集體事業當中。

首先,他是做出了明確的分工,之前挑選出來的那一百零一位跟他學習過本事的災民,還是該上街擺攤的上街擺攤,做生意的做生意,負責賺錢,作為村裡建設資金的來源,交由自己的便宜徒弟張載和賈斯文兩人負責。

剩下的,他是組織一部分身強力壯的傢伙上山砍樹伐木,製作建造房屋的工具。

另一部分人則開荒除草,將那些長滿野花野草的土地給清理出來,爭取趕時間來一波春耕。

而老人和孩子包括婦女等,則負責編織紡織洗衣做飯。

其他的人,則是在衙門口調撥的工匠帶領下,挖地基,燒瓦,打井,修橋鋪路,真正的開始建房了。

每個人對於新村的建設,也投入了無與倫比的熱情,因為這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未來將要生活的地方,是夢想和希望的所在。

所以幹勁十足,不知疲倦,揮汗如雨,大汗淋漓,以滿腔熱血,在城北的土地上肆意揮灑。

李小魚也一樣,也在一座依山伴水的小山坡上,選擇了一塊較為平整的土地,開始建房了。

本來他是想親自動手的,與民同樂,做出一副和村民們同甘共苦,下基層親自參與建設,體現出一副官民魚水情的美麗畫卷,可沒曾想,根本用不著他動手。

因為他想做的所有活,都被其他村民搶著幹,說他活脫脫的一位小神仙,怎麼能幹這種粗燥的活計呢?也太不應該了,要是讓上天知道了會責罰他們的,讓他快去一旁歇著,負責指點江山就好。

李小魚無奈,裝模作樣的推脫了幾次,見真的推脫不過,便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停下了自己親自參與的打算,在一旁負責指點新村的建設,按照他的規劃來。

其實也沒別的,因為對於建設,他其實也不太懂,大多數都是按照工匠的意思來,他負責根據後世的經驗微調一下,只有一點,是他特別強調的,那就是修路。

因為他腦子裡清晰的記得一句話,那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所以,把路修好了,怎樣都好,不管是發展鄉村旅遊,搞農家樂,還是村裡的農產品往外銷,都十分方便,最好做到條條大路通汴梁那種,就最好了。

於是就見在李小魚的特別強調下,也果然,村裡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建房運動時,也在進行轟轟烈烈的修路運動。

村民們三五成群的抬著木樁,把劃定出來的道路給夯實,因為古代的路不像現代的路,是什麼水泥混凝土或者瀝青,基本上都是土路,用木樁夯實了而已,最多也就撒點石子。

所以一到下雨天就泥濘不堪,基本不能走,天晴時也一樣,太陽一曬,地表龜裂,一颳風就塵土飛揚,故此趕路時才風塵僕僕的說法。

包括後世常說的古代官員出行要淨水潑街黃土墊道,其實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路太難走了,坑窪不平,塵土飛揚,不小心就吃一嘴泥。

想想看,本來一位威風凜凜的大官走在路上,不管是出巡也好還是下基層慰問百姓也好,結果走在半道上就搞得灰頭土臉的,沙塵滿面,跟剛挖完煤窯回來一樣,灰撲撲的,走路都直掉灰,那也太影響形象了,一點官儀都沒有了。

並且除了交通工具外,路也是制約古人出行的最重要原因。

為什麼很多古人一輩子都待在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可能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領村,人生只有眼前的苟且,沒有詩和遠方,為什麼?

就是因為路,即使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都難以做到。

因為大部分的路都是土路,道路狹窄崎嶇不說,出行還得考慮天氣因素。

一出門,要是下起了雨,那可就完蛋了,路上全是泥,又滑又黏又粘腳,根本沒法走,所以在路上因為下雨耽擱十天半月是常事,還有人因為這個都造反了呢。

不像現在,下雨怕什麼,撐把傘繼續走就是了唄,有什麼大不了的。

李小魚可不想也因為路成為限制他們村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是打定主意,要修一條好路,讓所有人都能很輕鬆便捷的到他們村來玩耍,至少不會因為嫌道路難走而不來。

而他作為穿越者,當然也是有金手指的,不可能也修那樣的土路了,要知道他可是學過高中化學的,還是有很多知識可以應用的。

比如,他是讓人去收集了許多的泡砂石鵝卵石和石灰岩來,把泡砂石石灰岩這些搗碎了加水和鵝卵

《買宋plus dmi都贈送什麼》 第102章 大發明家沈夢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