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8章 繁華異常開封城 (第1/3頁)

參見大總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順利將了元小和尚,也就是未來大名鼎鼎的佛印禪師拐騙到手後,李小魚欣喜異常之下,為了怕這瞭然老和尚反悔,不幹了,也是立即決定動身趕路,離開這裡,讓他想反悔也沒門。

於是一行人開始朝著汴梁城火速趕奔而去,風餐露宿,毫不停歇。

一路無書,這一次,有了之前的經驗教訓,他們幾個是愈加的小心謹慎,並麼有大大咧咧的盲目而行。

好在這一路上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於是經過七八天的日夜兼程後,他們幾人終於是趕奔到了東京汴梁城外,也就是後世的開封。

開封,中國的六大古都之一,歷史上就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

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七個王朝在此建都。

而開封之名更是源於春秋時期,因鄭國莊公選此地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

不過到了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因為要避漢景帝劉啟之諱,這才將啟封更名為開封,並一直沿用保留至今。

到了戰國時期,魏國最先建都於此,稱“大梁”,那時因為戰國群雄並起,征戰不休,所以冶鐵業發達,就已經呈現出了十分繁榮的景象。

可惜後歷經黃河水患的天災禍亂,開封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再也不見之前的繁榮。

後來到了五代十國時期,中華大地又一次四分五裂,再次給了開封一次重生的機會,重新淪為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因為開封的地理條件十分優渥,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汴京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以及後周的國都。

到了公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也就是本朝太祖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也稱為汴京或汴梁。

之所以有個‘汴’字,是因為東西穿城而過的汴河東流之泗州(今江蘇盱眙),匯入淮河,是開封賴以建都的生命線,也是東南物資漕運東京的大動脈。

此時的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不僅是整個北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也是整個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十一世紀到十二世紀,都一直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城市。

並且開封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早在北宋時,一批猶太移民經天竺(印度)遷徙到當時繁華宋都東京。

古代開封的猶太人同漢、回民族保持著和睦的關係,按照本民族習俗繁衍生息,安居樂業,綿延700餘年。

不過由於歷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開封猶太人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再也分不出彼此。

從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生動形象的一窺整個東京汴梁城的繁華景象。

總之,此時的東京汴梁城真的是繁華異常,難以用語言描述清楚,如果後世之人想要一窺此時的東京汴梁城到底有多繁華的話,除了可以在《清明上河圖》上一飽眼福外,也可以翻看宋人孟元老所著的《東京夢華錄》。

這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東京汴梁城風俗人情的著作,所記大多是宋徽宗崇寧到宣和(1102-1125)年間北宋都城東京開封的情況,描繪了這一歷史時期居住在東京汴梁的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也是後世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一部極其重要的歷史文獻古籍。

而且本書的可信度極高,因為孟元老就是宋朝時期的人,號幽蘭居士,家住北宋東京開封府,在開封整整居住了二十餘年。

一直到金人南下,滅了北宋,他南渡,由於經常追憶東京汴梁的繁華盛況,於是南宋紹興十七年間撰寫了東京《東京夢華錄》一書,專門來追憶當時的汴梁城繁華景象。

根據《東京夢華錄》所記述的,東京汴梁從都城的範圍到皇宮建築,從官署的處所到城內的街坊,從飲食起居到歲時節令,從歌舞曲藝到婚喪習俗,幾乎無所不包,不僅可以瞭解當時的民風時尚,同時也能感受到宋代發達的經濟和繁榮的城市生活。

孟元老在自序中追述了說:

“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斑白之老,不識干戈。時節相次,各有觀賞:燈

《買宋plus dmi都贈送什麼》 第138章 繁華異常開封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