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 (第1/4頁)
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著他叭嗒叭嗒遠去的兩隻泥腳,我的客人都好奇他的忙碌。照理說,他在城裡有房子,有退休金,自己做生意還賺過兩筆,有什麼必要一定要來此搞得一身泥髒水臭?搞得老婆滿腔怨氣以至每次見客都要開一場控訴會?他是想發財嗎?好像不是。憑他一位叔叔的局長身份,他在城裡隨便開個什麼店,幫個什麼工,也少不了這一份收入。相反,他在這裡給東家診雞病,給西家送菜秧,到處指導殺蟲和果樹接枝,完全是個義務的農技推廣機構——能發出個什麼財?他還養了條大洋狗。那畜牲大如一頭小牛,立起來有人高,一天要吃一兩付豬肺,害得他老婆三天兩頭就去集鎮找豬肺,光是車票錢和豬肺錢都不知賠了多少——有這樣發財的麼?
59 農痴(2)
連農民也覺得他不可思議。
在這個時代,人們可以理解財迷、酒迷、舞迷、棋迷、釣迷、牌迷乃至白粉迷,就是很難理解一個農迷。人們看見健身的大汗淋淋,會說那是酷;看見探險的九死一生,會說那是爽;但看見一個人高高興興地務農,肯定一口咬定那是蠢。同樣,人們看見粉絲們為臺上偶象一擲千金,看見股民們在交易所血本無歸,都會覺得正常。看見餘老闆玩農活哪怕小賺不賠,也會覺得瘋人院沒上門鎖。
餘老闆忙得連電視都不看,從不知道哪個明星懷孕了,哪個明星離婚了,哪個明星打官司了,哪個明星的性取向有變……這在很多人看來,當然是問題更為嚴重。他簡直是資訊時代的白痴一個。他敢不承認?
這個時代的好些道理,沒法與餘老闆說。
。 最好的txt下載網
60 一師教(1)
茶盤硯有個雪娥嫂,信基督教。她殘了一隻眼睛,但犁田打禾什麼都做得,歷年來交稅費最全,完成攤派工最早,還收養了一殘疾少年,比男人還勤勞,比干部還義道。
她第一次見到我,就憤憤批判唯利是圖。她說村裡有一富戶,做什麼都斤斤計較,讓出幾分山給村裡修路,算起錢來也心狠手辣。他就不想想他一窩六七個娃崽是怎麼長大的?——雪娥嫂是指當年大集體的時候。不是靠那時候的大集體,不是靠那時候見人有一口飯,他一大窩娃崽還帶得大?現在倒好,他娃崽大了,也揣著大票子了,就事事要個等價交換,就朝集體的碗裡吐唾沫了!
雪娥嫂對大集體的辯護,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北歐之旅。當時一路看過去,瑞典、丹麥、挪威、冰島等國家的國旗都是十字旗,可見基督教為它們立國之本。恰恰是在那一片教堂林立的氛圍裡,國家奉行社會高福利政策,把所有國民從搖籃管到墳墓,頗有教門之內的平等之風。我一直暗暗猜測,那裡的國策其實是宗教的延伸和放大﹡。
不說北歐,還是回頭來說雪娥吧。我最初以為她是個什麼幹部,其實她連組長也沒當過,只是有話就要說,是個嘴巴直通屁眼的直腸子(雪娥語)。她的最高榮譽是當過一回勞模,但她一聽說要去市裡開會,就嚇得在柴山裡躲了兩天,讓幹部們找不著。後來不得已去了,但經常緊張得出汗,橫著一隻獨眼,噘著一張嘴,很不快活的樣子。
她回來後悄悄告訴我,她進城上臺講話的時候,不知道講什麼好,只能背誦幹部寫好的稿子,但說的與想的完全是兩碼事。她一邊說著全靠各級政府的關懷,一邊想著全靠仁慈我主的關懷;一邊說著今後要好好學習國家的法律和政策,心裡說的是今後要好好學習《聖經》……“我心裡要說的話,主是聽得到的。是不是?主是不會怪我亂說的。是不是?”她這樣說。
我這才知道她是基督徒。
“你讀過《聖經》嗎?”
“只聽過一點點。”
“你會唱讚美詩嗎?”
她捂著嘴笑,“直喉籠唱不轉,唱得像鴨叫!”
“你怎麼想到要入教呢?”
“基督教好呵。基督就是一杆公平秤,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道理有十分,你就不能只講九分半。”
這個解釋倒也簡單,而且還經典。
“跟你說,我八年來沒有吃過一粒丸子,我老公八年來也沒有吃過一粒丸子。”她是指家人健康不用吃藥,如此“奇蹟”的“見證”,實在值得她自鳴得意。
我這才知道,洋教傳到這裡來以後,已經有些變性,洋中帶土,似舊實新。改良教規之一,是信教者不求醫。這倒是很對山裡人的胃口——他們本就對醫藥費的高漲深深發愁。改良教規之二,是信教者不吃別人家的飯。這也很對山裡人的胃口——他們對日益
《山南水北的城市》 第1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