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金鈺齋 (第1/2頁)
常寧浪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藉助地圖導航,少恭發現此地屬於邵東的皇帝嶺林場,離上封寺大約一百五十公里。兩從林場出來,上了一輛計程車,回到南嶽山腳下。
少恭惦記著王明德手裡的古蜀國柏濩王印,與筱寧步行到古玩一條街。
當街一座漢白玉的石坊,重簷歇山頂,由四根霸王柱支撐,每根柱前後戧石兩塊,每塊戧石上都雕有大小雄獅,石柱上刻有牡丹、青松、幽蘭、翠竹等細緻花紋,明間梁枋上刻著藏珍納寶四個大字。
穿過石坊,便是古香古色的古玩一條街,西周的青銅,東漢的白玉,吳道子的鐘馗,徐渭的山水,鬼谷子下山罐堆得滿山滿谷。
王明德的店在後街不起眼的角落裡,雖然位置偏僻,因為是老店,大街上一掃聽便知。
店名古鈺齋,上了年頭的牌子似乎在告訴每一位來訪的客人,這是百年老店。
王明德正拿著雞毛撣子,撣去古玩上的灰塵,見到少恭和筱寧從遠處過來,連忙放下撣子,到店外迎接。
金鈺齋前店後院,後院三面為室,迴廊相聯。青瓦覆頂,正中一方天井,四面房頂的坡面向內合圍,下方是約五六平米的石砌方形水池,池中點綴著太湖石假山,水面浮著三兩簇睡蓮,幾尾肥碩的錦鯉在清澈的池水中追逐嬉戲,溫暖的晨曦帶著初夏的氣息從天井流進,油亮翠綠的春蘭擠在牆角熠熠生輝。
明德的夥計奉上香茗,少恭端起茶杯,沒有喝,又輕輕地放下,拿語言試探地問明德,想知道明德對柏濩王印到底知道多少。
明德在師叔面前也沒隱瞞,將那天的情況細細向師叔師嬸述說了一遍。
那天,明德在店內閒坐,門外蹩進一位縮頭縮腦的鄉下人,穿著皺皺巴巴的從農村集市地攤上買來的廉價西服,腳上的老人頭皮鞋佔滿汙泥。來人也不言語,丟下一個眼神,埋頭徑直走向後院,明德從他進店後的動作感覺出,來人並不簡單。
來人自稱陳小明,是明德在行外的朋友介紹過來的。說完從貼身口袋裡掏出一團袝紙,掰開紙團,裡面躺著一枚很小金印,印鈕為一條彎曲的五爪金龍,上面用甲骨文鐫刻著柏濩之印四個大字。
印的本體確實有些年頭,但明德沒研究過古蜀國的東西,反覆翻看,沒法辨別真偽,良久沒有開口。陳小明不以為然地笑了笑,把自己的手機遞過來,點了根寬窄牌的香菸,後背一仰,悠然自得地吞雲吐霧起來。手機上有些照片,這些照片都是拍於同一座陰暗潮溼的墓穴,可以清晰看到大量青銅陶器等埋在淤泥中,露出一鱗半爪,明德嗅到了金山銀山的味道。
對王明德來說,這種買賣是必須成交的,雖然價格永遠是首要問題,但並不重要。陳小明從明德手裡接過一個普普通通的白麵帆布旅行袋,袋子的份量讓他非常滿意,雙方很快約好了下見面的時間,十二月一日,地點還是金鈺齋。
“來人跟你提過柏濩王印有什麼說法麼?”筱寧問。
明德搖搖頭。對方可能是個盜墓賊,也可能是個倒買倒賣的販子。至於故事嘛,這屬於古董深加工環節,通常得靠古董商來挖掘、嫁接和修飾。
少恭邀明德上山,明德夫人去香港了,自已得看店,便推辭了。少恭討了金印,讓筱寧用聚寶盆複製了一枚,兩人便告辭而去。
少恭邀明德上山,明德夫人去香港了,自已得看店,便推辭了。少恭討了金印,讓筱寧用聚寶盆複製了一枚,兩人便告辭而去。
少恭牽著筱寧的手要去登山口,筱寧站住不動。
少恭奇怪地問她,”為什麼?”
筱寧笑嘻嘻地附到少恭耳邊,悄悄說,”我們有飛天毛毯,爬山多累,不如晚上直接飛上去。現在還可以到處逛逛呢。”
少恭想想,也是,兩人折轉去逛集市。
小鎮集市有個非常漂亮的名字,天街。沒人知道天街存在多久了,附近十里八鄉的老百姓一直在集市上買進賣出,經營社交圈子,祖祖輩輩如此。
筱寧對這種集市特別感興趣,作為歷史學家,她覺得集市不僅是一幅充滿柴米油鹽的鄉村畫卷,更是一部活色生香的地方史志。
“師姐!“一聲脆生生的帶著驚喜的叫喊從身後傳來。沒等回頭,風一般跑來一位滿臉稚氣,梳著兩條小辮,身穿黃色棉短袖揹帶牛仔褲的小女生,小女生跑到兩人身前才猛地剎住腳。
“這孩子真費腳。”少恭笑著打趣。
少女生叫李苑如,是筱寧的師妹,也是她帶的本科生之一,平時跟筱寧關係非常好,兩人親如姐妹。在
《鬥天武神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二十八、 金鈺齋(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