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姆��壑貧炔⑽賜乒恪�
逐鹿東亞 第九十九章 貨幣改革
泡書吧 更新時間:2011…5…30 2:50:39 本章字數:3438
到了十月中旬的時候,終於在得到俄國鉅額的賠款後,英國兌現了支付大清1000萬英鎊的承諾。坦率的說,英國人經過這次中英緬甸戰爭之後,對中國人是恨之入骨。關緒清手握1000萬英鎊卻買不到英國任何東西,這不由使他非常的頭疼,但是用英鎊去買德國、美國的貨物肯定會被他們賺取相當多的差額。所以大清的貨幣改革迫在眉睫。
可是要實現貨幣的改革還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如今各地督撫都透過“火耗”、“厘金”賺取老百姓的錢,填滿自己的腰包。所以貨幣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是損害了各地督撫的利益。
“火耗”起源於明代萬曆年間,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後,賦稅普遍徵銀,百姓所繳的銀子由於納稅量不太多,大多以小塊的碎銀為主,各州縣衙府匯總上繳國庫時,要將碎銀熔鍊成大塊,在碎銀熔鍊過程中發生的損耗,州縣官吏要求百姓補足,於是在應繳稅銀之外,納稅人還要多繳一些,這多繳的部分就叫“火耗”,用來補償熔鍊碎銀損耗和運輸費用。
按照碎銀熔鍊損耗規律,一般損耗率在1%2%左右,而州縣官吏卻大肆多徵,每兩加耗到二三錢,附加稅達到正稅的20%30%,有時更高。清初,徵收火耗比明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康熙年間各省徵收火耗一般省份達到30%。
至於厘金,則是另外一樣害民的東西。厘金起源於咸豐於江北大營籌措鎮壓太平軍地軍餉。當時清廷根本沒有多餘錢支付軍費,而清朝早在順治年間就定下“永不加賦”的鐵律。
於是當時朝廷官員就想出一招,在各地設局勸捐。說是捐款,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加賦。
全國局卡總數有二千二百三十六處之多。局卡既多,用人亦濫。厘局差事最優,厘局薪金不多,主要是靠侵蝕朘削而得此鉅款。得一厘差,每年可獲萬金或三、五千金不等。官場中竟有謂“署一年州縣缺,不及當一年厘局差”之語。
而在同一地區不但捐局系統龐雜,而且厘捐名目繁多。以江北為例。抽捐機構有江北糧臺、江南糧臺、漕河總督和袁甲三軍營四個系統,由揚州至淮安不過三百里路程,中間設有八個厘卡;蘇州至崑山不過五十餘里,竟有四處收厘卡。
捐務名目各有指捐、借捐、畝捐、房捐、鋪捐、船捐、鹽捐、米捐、餉捐、卡捐、炮船捐、堤工捐、板厘捐、活厘捐、草捐、蘆蕩捐、落地捐等等。甚至江南、江北軍營各自為了爭奪餉源,還發生越境設卡抽釐的糾紛。
厘捐如此繁重,既阻礙商品流通,又抑制了生產發展。同時。由於厘金中商稅完全出自華商而不及外商,所以這一制度阻礙著土貨市場上的流通,有利於外國洋貨的傾銷,從而加強了洋貨對土貨的競爭能力。
改變了貨幣制度之後,如果不再用銀子作為主要流通的貨幣,那麼火耗就沒有了。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可是卻讓各地督撫少了一個抓錢的工具。
對這些當官的的確是個不小的打擊,清朝本來對朝廷官員的俸祿就給的比較少,但是仍然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樣的民間說法,可見在其他地方官員的腐敗。如果沒有其他政策相應出臺,而貿然退出更改貨幣制度的話,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亂子,所以關緒清還是決定在退出貨幣政策的同時給全國公務員加薪!而厘金則直接取消。
關緒清用了一個看上去非常簡單明瞭的辦法,大清銀行退出紙幣十銀元、二十銀元、五十銀元、一百銀行、五百銀元、一千銀元。
百姓可以用銀子去各地大清銀行兌換紙幣,兌換比例按照一兩銀子兌換十銀元。而市面上之前流通的銅板同樣不得再用,取而代之的是新造的一元的硬幣。
由於百姓去大清銀行兌換紙幣時有許多碎銀子,關緒清按照一分銀子九分鉛的比例製造出一元的硬幣。
有了英國的1000萬英鎊作為外匯儲備,幣制改革也相當的成功。有了新的幣制,國內就可以形成單一貨幣的流通市場,不用像以前,這個省用毫洋,那個省用半開、銀角子。統一的貨幣對商業發展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將國內市場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而國家掌握了貨幣的發行權,對於國家經濟的調節能力也就更強了。
國家推出了紙幣,百姓都用紙幣交稅,不用再借口“火耗”多收錢了。這條政策出臺之後,引起了全國百姓的共鳴,各省的大清銀行都出
《穿越清朝當皇帝無彈窗筆趣閣》 第4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