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4章 給學生終身難忘的教育 (第1/6頁)

櫛雨朔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月的一個週末,河北衡水中學一年一度的開放日。

校門剛一開啟,上萬名參觀者蜂擁而至,有學生,也有家長和老師;有白髮的老人,也有被父母牽著的兒童;有本地的,也有外縣市乃至外省的……這所遠近聞名的學校,被參觀者圍個水洩不通。人群中羨慕的眼神,讓高二學生仝十一妹,想起自己第一次來衡中的情形。

兩年前的夏天,家住偏遠小村的她,悄悄踏上去衡水的汽車。“我只想去看一眼衡中,自從在一本畫冊上和她邂逅,那美麗的校園和不一樣的學校精神,一直讓我魂牽夢縈。”

輾轉好幾個小時來到衡中門前,望著夢想中的校園,她久久不願意離去。當一位教師走出來詢問時,這個瘦弱而靦腆的姑娘禁不住哭了,滿腔的話兒就剩下了一句:“衡中……我想上衡中!”

不久前,被評為衡中“十大傑出學星”之一的仝十一妹,坐在了記者面前,一臉燦爛的陽光:“衡中改變了我,讓我學到很多,我越來越喜歡這個昂揚向上的成長氛圍。”

“很多學生都是這樣被衡中吸引,把這裡當作夢開始的地方。”衡中校長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給學生終身難忘的教育。”

教育的達成離不開良好的氛圍,學校教育的一切細節,都應具有育人的力量。很多時侯,教育的意圖就潛藏在學校生活最常態的形式背後,而許多終身有益的素質、習慣和信念,卻在不經意間悄然養成……

衡中的鈴聲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清晨5:30,起床的鈴聲響起,寧靜的校園頓時熱鬧起來。隨即,5:40洗漱、整理內務;5:45,早操帶隊;5:50早操開始……

短短20分鐘,就響了四道鈴,讓人不由得緊張起來。鈴聲伴隨著學生們一天的校園生活。直到晚上10:10,晚休的鈴聲響過,夜色中的校園又重歸於平靜。

“我大致算過,一天從早到晚,鈴聲有六十多道。”高二學生王萌當初滿懷喜悅地考入衡中,可是才一天下來,鈴聲讓他頭都大了。

六十多道,真不可思議!在這個有四千多學生的寄宿制學校裡,鈴聲代替了基本的管理。像王萌一樣,很多新生都不太適應。但他們很快體會到,這些鈴聲是多麼重要。

鈴聲不是警告,而更多的是一種提醒,其中包含著許多科學管理的細節。比如,從早晨6:35到6:43每隔4分鐘一道鈴聲,分別提醒高三、高二和高一的學生依次到食堂就餐。主管德育的王建鵬副校長向記者解釋說:“學生太多了,同時就餐,食堂裡太擁擠。這麼一錯開,就餐秩序好了,也節省了排隊的時間。”

有了鈴聲的提醒,省去了老師太多的叮嚀和催促。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學生們的生活被安排得井井有條。“你必須安排好時間,前一天睡晚了,第二天學習就會受影響。”過去有點懶散的王萌,已經習慣了學校快節奏的生活。“現在即使放假回家,我也會讓每天過得很充實,媽媽看見我自己疊被子,說我整個變了個人。”

顯然,鈴聲就像生物鐘一樣,培養了衡中學生自覺、自理的意識和習慣。“在衡中得論秒過,差一分都不行。”高一學生王二偉笑著說,“我的手錶走時不準,我每天都得調,讓它跟學校的大鐘一致。”已經畢業的學生,感觸更為深刻。進入北京大學深造的高雅,對衡中的鈴聲十分眷戀:“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我慶幸再也不用這麼緊張了。現在才意識到,衡中生活在我成長曆程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衡中的生活雖然緊張,卻並不壓抑,學生們響亮的、充滿青春氣息的口號,同樣令以難忘。

“衡中的口號會讓你感到震撼!”當教師們這樣自豪地介紹時,記者有些納悶,口號哪個學校沒有啊,能有什麼特別的呢?

第一次聽到衡中的口號,是在早操時間。起床鈴一響,學生們從宿舍裡小跑著來到集合地點。就在這幾分鐘的空隙裡,他們拿出書或卡片,小聲讀著。聽到整隊鈴聲,他們隨即放下東西,迅速站整齊。

早操鈴響起,各班的隊伍應聲啟動。遠看去,整個校園裡,就像有幾條大傳送帶在執行,整齊而壯觀。

當“涮涮”、“涮涮”的步點聲由遠及近,記者驚訝地發現,眼前的隊伍遠非“整齊”可以形容。每班的隊伍都緊湊而嚴密,前後排幾乎貼在一起,前排學生腳剛抬起,後排學生腳就落下。一致的間距,一致的步伐,一致的速度,簡直就是現代的“斯巴達克方陣”。

驚訝和讚歎還沒說出口,驀地,聽見炸雷口號聲

《衡中從哪一年開始成為全省第一的》 第64章 給學生終身難忘的教育(第1/6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