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所謂計謀 (第1/3頁)
南風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方相回房與幕僚商議,最終討論出來的結果也只有一個,謝景修擺明了是想看著皇室和譽王逆賊彼此消耗,不管最後是誰贏了,面對謝景修的強橫實力,都根本沒有一戰之力,到時候他便可以輕而易舉地謀奪天下。
這樣明顯的形勢,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出來,也知道怎麼做是最有利的,更別說是向來深沉精明的謝景修。
“無論是誰站在他的位置上,該如何做才是最有利的,都是顯而易見。”方相最終也只能無奈地嘆息,“他只要按兵不動就可以奪取宋氏江山,又何必出兵助戰,多此一舉呢?”
幾個幕僚面面相覷。讓他們自己站在謝景修的立場上,他們也只會束手旁觀,絕不會出手相助任何一方。
謝景修如今根本就是立於不敗之地。
他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又拿什麼去說服謝景修出戰,代朝廷討伐逆賊?
方相等人為著想要招安謝景修的勢力苦惱不已,謝景修卻已經悠哉回了無名島。
蕭御到碼頭迎他,兩人坐到馬車裡,蕭御便迫不急待地問道:“可是你說的東風到了?”
謝景修家大業大手握重兵,有意逐鹿天下,卻遲遲沒有行動,蕭御不免替他著急。
謝景修卻只是微抬著下巴望著窗外,淡淡一笑:“非也。”
蕭御伸手擺正他的臉,沒好氣地道:“你夠了,裝什麼高深,看著我說話,把話說明白。你到底是怎麼想的?你要是想等譽王和皇帝打個結果出來你再動手,可就晚了。”
“鈺兒有何高見?”謝景修挑了挑眉頭。
蕭御認真道:“戰爭最是勞民傷財,那兩個人看起來又是半斤對八兩,旗鼓相當,還不知道會拉鋸到什麼時候。快的幾年,慢的也許會綿延十幾年幾十年,百姓哪堪他們如此搓磨到時候這個國家也被他們禍害得不成樣子。即便你能輕易坐收漁利,奪了這天下,坐擁一個千瘡百孔的江山又有什麼意思?況且現在天災連年,我懷疑是大氣侯有變,只怕這天災短時間內不會過去的。如果國家陷入戰亂,又哪有餘力對抗天災。到時候一邊是天災一邊是人禍,百姓就真的沒有活路了。”
謝景修仔細地打量著他,半晌不語。
蕭御有些不自在地動了動,看著他道:“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之見。我是個大夫,不是謀士,眼界有限。你若已有主張,倒不用全聽我的。”
謝景修突然輕笑幾聲,微微一嘆,抬手將蕭御攬在懷裡。
“鈺兒眼中看到的是天下百姓,黎民蒼生。這還叫眼界有限,天下就沒有眼界開闊之人了。”
蕭御聽得心臟直跳,竟覺得謝景修這幾句誇獎比他那些肉麻直白的情話還要動聽。
謝景修繼續嘆道:“可笑那方相爺,一生效忠皇室,空有忠貞正直之名,想要請我出兵,竟然只會以利誘之。在他的眼中,只有宋氏皇室是要誓死追隨的主公,又何曾看到過百姓的苦難。”
“那殿下的意思是?”蕭御問道。
謝景修反手輕撫他的面頰,微微一笑:“十日之後,鈺兒自然可以看到本王的東風。”
海境城府衙內,方相收到京城來信,憂心更甚。
譽王從西北起兵,一路直逼京城。反軍途經數座城池,竟然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有力的阻擋。
並非是譽王勢大,數年天災之下,幾處遭災嚴重的區域幾乎十室九空,連人都沒有了,又談何抵抗?!
如今到了北淮府的淮遷城,才被當地官兵阻攔在城牆之外,朝廷得以暫緩之機。
諷刺的是,在淮遷組織抗敵的竟然還是李家的旁支子弟,早些年被派到淮遷任知府的李方明。
淮遷先受流民之禍,李方明原本任滿,正要調任京城,最終卻只是將家眷送回京城,自己卻留在當地,帶領官兵解決流民的危機。
李方明還有一個得力助手,方相也並不陌生,是早年被貶斥的周氏嫡支子弟,周昭。
二人不知使了何種計策,不但化解了流民□□的禍事,甚至將流民之中的青壯補充進官兵之中。如今對抗譽王逆軍的正是這樣一支成分複雜的隊伍。
譽王有著正統的皇室血脈,此時的聲勢甚至在永榮帝之上。他十分懂得蠱惑人心的歪門邪道,對於永榮帝這十幾年來被李氏奸妃矇蔽,放任奸臣殘害忠良的事情也瞭如指掌。譽王一路打來,不斷向民眾鼓吹自己的正統身份,反指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永榮帝才是反天道而行的逆賊。
百姓輕易便相信了譽王的說法,譽王的軍隊已經有了
《南風歌御賜良醫》 第202章 所謂計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