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部分 (第1/4頁)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⒉荒芩擔�薹ㄋ狄膊槐廝擔。�

是因為天都峰總籠在一片迷霧之中,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連自己都看不清,更何況山容嶽貌了!?

是因為天都峰已在黃山群峰之上,一覽眾山小,既沒了比較。便如功業彪炳的蓋世英雄,或年行過百的人瑞,留下的不是自豪,而是孤獨?

在強勁山風的挾帶下,雲霧像白紗窗簾般。一層又一層地拉過,天都頂峰層疊的奇巖和洞穴間,便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史詩。

這是歷史的詩,用億萬年歲月,雕琢山河大地所成的交響詩,若這詩中有一夜天崩石裂,那便是大地之鈸;若有一天群石滾動,那就是大地之鼓。

直到天地皆老,滾動的、崩裂的、飛揚的、升起的,都安靜睡去,巧巧妙妙地,互讓互就地,擺出一種大家都能接受的姿勢,成為天地間一完美的組合,便是這史詩的完成!

所有的錯誤、悲尷、巧合與不巧合,在歷史的眼裡全是當然!

不論人的史詩或山河的史詩,這都是不變的道理!

情鎖

什麼鎖是這樣的鎖?

什麼情是這樣的情?

在黃山之顛,那風雨凜烈,終年霜雪的天都峰,竟有成千上萬個鎖,被不知名的人鎖在崖邊的鐵鏈之上。它們也當是知名的,因為每一把新鎖的主人,都會刻下自己和自己愛人的名字,然後虔敬地,以一種參拜或賭誓的心情,把那刻了名字的鎖,緊緊扣在黃山最苦之地。

是的!若無風霜雨雪的試煉,如何見那情的堅貞!?

若沒這堅實的鐵鏈和銅鎖,又怎樣表示那情的強固!?

於是日復一日,那原本用來防護,做為圍欄的鐵鏈,便只見上面成串的鎖,而不知其鏈了。甚至有些鎖上加鎖,鎖成一串。或一個鐵鏈的孔眼,競同時鎖上了許多,變成一朵金屬的花。

使我想起在挪威看過的雕刻公園,裡面有一座生命之柱,無數扭曲的人體交纏在柱上,雖說是柱,已不見柱,那柱是用愛恨交織成的“生命”!

這些糾纏在一起的鎖,就是愛恨,成為解不開的結、結中的結!

相信在這山頭有多少鎖,在那山谷便有多少鑰匙,因為每個把鎖鎖上的愛人,都相信他們生生世世,不會再開這鎖,那鎖的是愛,愛是永遠的鎖。

鑰匙便被拋向空中,帶著歡愉、帶著祝福,無怨無悔!

就算有怨有悔,又會有人重新登上這天都峰頂,把那負了他(她)的鎖撬開嗎?

若是年輕,可能!只是也可能沒了情懷,既然情已不再是情,又何需管那情鎖?

若是已經年老,就更不可能了,兩個完整的心,尚且難得登上天都,一顆破碎年老的心,又如何談?

儘管如此,我還是買了一支鎖。賣鎖的人問:“刻什麼名字?”我說:“不必了,空著!”

我把鎖釦上,突然想起一首不知名的詩:“我的家在淚羅法畔,像一顆鈕釦,扣在大地的臉膛……。”我說:“這鎖是我的,我把黃山鎖上,黃山也成了我的——在我的心中!”

雨花石都是魂魄變的,那是滴血的石頭、含淚的石頭,不信你只要盯著它們看,就會見到裡面許多搖搖擺擺的人影……。

雨花石

從秦淮河畔買來雨花石,一種小小的瑪瑙,也許是億萬年前從大塊瑙中碎裂的石塊,又經歷歲月的磨蝕,變成一顆顆渾圓的小東西。於是當大的瑪璃必須在剖開之後,才能見到層層紋理時,這小小的雨花石,卻能在分寸之間,體現千百種的變化。也可以這樣比喻:大塊瑪瑙如同大的貝殼,不切開就看不到貝頁中斷層的美,雨花石則像是用大貝殼磨成的珠子,顆顆晶瑩,層層變化。

雨花石要放在水裡養著,不知因水折射,抑或滋潤了石頭的表面,小石子一入水,就活了!像小丑面具,像繡花荷包、像熱帶魚斑斕的紋身、像裡面藏著故事的水晶宮。不!應該說她們像是水精,剔透、純潔又有些鬼魅的精靈。

我把一大包雨花石泡在白瓷的水仙碗裡,放在桌子一角,常忍不住地伸手撥弄幾下,所以桌上總滴著水,翻過的書經過溼溼的手指,也便不如以前平整。我常想:賞盆景,是遠觀,可以遐思山水庭園。養雨花石,則能褻玩,幻想裡面的大千世界。

雨花石確實有一段故事。據說梁武帝時,雲光法師講經,天上落花如雨,掉在地上,就成了五色的小石頭。故事很美,卻有朋友嚇我:“雨花臺,你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那是專門槍斃犯人的!所以雨花石

《漂泊的人生的說說》 第1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