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部佔領我東北三省起到跳板作用。
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乘機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藉口對德宣戰,肆意出兵山東,從德國手中奪取我山東半島,並公然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要求。因遭到我國人民的強烈反對而陰謀未能得逞。但日本並未由此放棄侵佔山東半島野心。1927年至28年,日本又三次出兵山東,製造了“濟南事件”,屠殺中國軍民5000餘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經過精心策劃和長期準備,突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這個步驟是日本侵佔朝鮮割據臺灣之後,妄想獨佔東北全境、滅亡中國、進而征服亞洲的一個具體行動。隨後日本加緊向華北滲入,並把上海作為下一個侵佔的目標。
1932年1月21日,日軍藉口“日僧被毆事件”提出一系列無理要求,未待答覆,於1月28日間突然向閘北發動武裝進攻。中國19路軍在上海人民大力支援下,連續打退了優勢敵人的進攻,迫使敵人三易主帥,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驕橫氣焰。但是,由於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妥協,19路軍抗戰未能持續下去,最後將該軍調離上海,滿足了日軍的要求。
日本軍國主義侵吞中國東北三省後,就把有著豐富資源、重要戰略地位的東北,變為日本的殖民地,作為進一步侵略中國的基地。
1937年7月7日,日軍採用突然襲擊的方法,挑起了“蘆溝橋事變”,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滅亡中國的野心到此暴露無疑,也是它自己走向滅亡的開始。
我們清楚地看到,日本自明治維新取得成功後,不斷地擴充軍備,目標對準外國的領海、領土,侵佔朝鮮,吞併臺灣,奴役殖民地人民,掠奪殖民地的財富,用以充實日本國財力和軍備。日本是個領土有限、國土散落、資源不全、市場狹小、與外界交往條件有限的島國,歷來把發展放眼在國外。朝鮮、臺灣和東北三省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日本就想盡快吞併下人口眾多而又向來團結對外的中國。南京大屠殺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固有的本性。日軍殘酷暴戾的根源又在於帝國的殖民政策。這一點,已由日軍在我國各地所作所為為所證明。
第四部分 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下毒手第45節 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下毒手(2)(圖)
1937年12月17日,日軍在南京國民政府門前舉行“入城式”。
第二,南京大屠殺來自把中國人民統統都當作敵人的指導思想。
日本侵略者自己完全明白,它和被侵略的中國人民是水火不能容的敵對關係。“八�一三”事變後,上海人民英勇抗日。當戰場上出現膠著狀態時,松井坦率地認為所有中國人都是皇軍的敵人,說道:“中國官民對我無不同仇敵愾,直接間接採取諸多不利我軍行動,乃至婦女兒童自動成為義勇軍之一員,或擔負密偵任務。”這種軍民不分的指導思想,是後來造成南京大屠殺的原因之一。
松井是抱著“膺懲”中國的目的而率軍來到中國。在攻陷南京前,松井限令唐生智24小時內開城門投降,否則日本軍決不寬恕,“南京勢必難免戰禍,而千載之文化,將化為灰燼十年之經營,亦將全成為泡影”。可以認為此是松井對異國人民和文化仇視的反映,更是南京大屠殺宣言書的明確的寫照。果真,松井說到做到,陷城後便把南京市民當作戰鬥物件進行攻擊。
日本侵略軍基於非正義,一經踏上中國領土,心理上就非常膽怯,時時刻刻都擔心遭到中國人的襲擊,處處都擔心落入陷阱。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在杭州灣登陸後便深有感受,時時處處都疑神疑鬼,認為在支那“山川草木都是敵人”。在這種把中國人不論男女老少都看成是敵人的思想指導下就導致以燒殺淫掠為主要手段的罪行。據統計,登陸後的日軍在金山衛鄉屠殺當地平民1050人,僅在山陽一帶,日軍就殺害無辜農民351人,燒燬房屋4;177間,搶殺耕牛708頭,5;300多畝水稻和大量棉花田被燒成灰燼。屬於第10軍的6師團在南京大屠殺中殺害平民最多,也是出於指揮官極端錯誤的反動思想。
屠殺俘虜是國際法所不允許的,日本也是《戰時俘虜待遇公約》的簽字國。然而,日本軍部在侵華戰爭一開始時就作出決定,不受《戰時俘虜待遇公約》的約束。
日本軍部為了衝破國際法的約束而絞盡腦汁,先在戰爭程式和文字上大做文章,強調對中國是不宣而戰,可以衝破國際法這一現有的程式。有充分證據表明,這不僅是軍部中央的想法
《南京大屠殺片段》 第2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