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慫�猩唐釩��耐戀亍⒗投�妥時鏡壬����亍H綣�桓觥熬尬薨浴痺諉攔��2�0美元,在加拿大賣2�2加元,在中國賣12元人民幣,那麼兩種價格之間的比例關係2�2/2�0即代表了加元和美元之間的“實際匯率”是1�1加元比1美元, 12/2�0即代表了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實際匯率”6元人民幣比1美元,12/2�2即代表了人民幣和加元之間的“實際匯率”5�45元人民幣比1加元。

這就是麥當勞定價原理。

漢堡包的生產者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的麵包會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發明——貨幣的價值的度量衡。當然,如果一國匯率建立在一家美國快餐店的產品價格上豈不滑稽?!

這種測算方法是否就完全表達了兩國之間的真實匯率呢?顯然不是,因為兩國國內價格是變動的,這種變動是與國家貨幣政策密切相關的,因此“真實匯率”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只是用作參照的匯率。如果 “名義匯率”發生了變化,比如加拿大變成了1加元對1美元,中國變成了6�8元人民幣對1美元,那麼相對於“實際匯率”來講,加元就升值了(或者說美元貶值了),人民幣就貶值了(或者說美元升值了),人民幣對加元也貶值了(或者說加元升值了)。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名義匯率代替了實際匯率,實行固定匯率制的國家就可以透過匯率的調控實現本國的貨幣升貶。

刀之鍛造美元是如何煉成的(8)

既然是這樣,那麼一國如何確定匯率及貨幣政策?按照蒙代爾-弗萊明理論,在國際金融中,一國政府存在三種選擇:一是匯率穩定;二是資本自由流動;三是政策自主(充分就業、利率政策、反週期的財政擴張等),但是政府只能選擇其中的兩項,這就是“三元悖論”三元悖論,也稱三難選擇,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開放經濟下的政策選擇問題所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最多隻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例如,在1944年至1973年的佈雷頓森林體系中,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得到實現,但資本流動受到嚴格限制。而1973年以後,貨幣政策獨立性和資本自由流動得以實現,但匯率穩定不復存在。

根據三元悖論,在資本流動,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匯率制度三者之間只能進行以下三種選擇: (1)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必須犧牲匯率的穩定性,實行浮動匯率制。(2)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匯率穩定,必須犧牲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實行資本管制。(3)維持資本的完全流動性和匯率的穩定性,必須放棄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而美國例外。

因為,在現代國際金融格局下,任何國家,無論採取固定匯率制還是浮動匯率制,只要其為合法的國內需求進行融資而引發的本幣超過外匯儲備,其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就會遭到攻擊。英國如此,東南亞國家亦然。

貨幣攻擊的方法、手段及後果會在下面的章節具體闡述;應對本幣遭受如上攻擊的唯一辦法是取消其貨幣的可自由兌換,而這樣做就會趕走外國投資。

因此,所有非美元經濟體(包括歐盟國家),在滿足國內需求時,被迫吸引美元投資,增加其出口盈餘,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國內發展和貨幣政策甚至財政政策更是受到了外國貸款和投資的牽制。

儘管國家貨幣理論認為,一國政府可以無須揹負主權債務,也無須外國貸款或投資,就能夠以發放主權信貸為國內發展融資,實現充分就業和經濟平衡高速增長,而且不受惡性通貨膨脹的懲罰。但是,在當今經濟全球化體系下,尤其在無管制的全球金融和貨幣市場中,參與 “自由貿易”的國家由於存在外匯問題,這個理論就不適用了。

這就導致一個結果,非美元經濟體為了增加出口,以獲取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美元貿易盈餘,其“本能偏好”就是低估本國貨幣價值(名義匯率高於實際匯率,即貶值)以增加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因為這樣一來同一種商品相對於它的競爭對手其產品價格會更低。

這種競相貶值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國得以進口了大量物美價廉的產品,低價商品壓制了與之競爭的美國商品的價格,同時也壓制了工人工資,從而抑制了美國的通貨膨脹……

這就形成一個局面:美國生產美元(其實就是紙),其他地區生產美元可以買的產品;美國的貿易赤字是可容忍而且可控的,美元超額髮行對美國國

《美元到人民幣》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