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四七章 祭奠老劉頭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石秀縣時,已近黃昏。

沈雲在東安集外面找了個客棧投宿。待夜色深沉,他換了夜行服,背上事先準備好的香燭紙錢包裹,從窗臺翻出,前往劉家拳館舊址。

這裡依然實行宵禁,街上時常有小隊的仙符兵巡邏。

不過,今非昔比。按錢師尊的話說,沈雲現在武學小成,如果去參加武試的話,考個初級武師,是三個手指拿田螺——十拿九穩。運氣好的話,中級武師也是考得過的。

石秀縣仙符兵的戰力遠遜於省城的仙符兵。沈雲現而今連後者都不放在眼裡,有好幾次在夜裡溜出武館,去東城區應扶子興的飯局。更何況前者?

很順利的,他憑著記憶,找到了劉家拳館的舊址。

自打那年正月十五外出看花燈,離開這裡後,時隔數年,沈雲終於又回來了。

記憶中的小巷,安寧而又溫暖。在沈雲走投無路,最無助之際,給他遮風擋雨,最大程度的庇護了他。如今,映入他的眼簾的,卻是如水的月光下,一片荒涼的廢墟。

寒意自最後一截尾椎骨湧起,瞬間浸入全身。沈雲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劉家拳館和對面的劉宅,皆不復存在。那裡長滿了野草藤蔓,連堵爛牆也看不到。

巷口的鐵匠鋪子在大火中倖存了下來。藉著月光,沈雲依然能清楚的看到靠著拳館的那一面青磚牆被煙火燻得烏黑,不見本色。

但是,鐵匠鋪現而今也是荒廢了。大門破破爛爛的,最窄的門縫也不下於兩指寬。守門的大鐵鎖還在,長滿鐵鏽。沈雲高度懷疑,只要用手輕輕一碰,就能戳掉它。

不過,他沒有去碰它。因為透過大門上的窟窿和長縫,他看到院子裡影影綽綽,其中的荒涼與頹廢,完全不下於隔壁。所以,沒有必要進院子。

看來,鐵匠鋪雖然是在大火中保全了下來,卻沒能躲過之後的兵禍。

沈雲吹亮火摺子,憑著記憶,去找拳館的後雜院。當年,他就是和劉爺爺一起住在那院裡。

一切都被燒得精光。沈雲撿了一根木棍,在半人深的荒草叢中,左探右戳。費了一些工夫,“砰”的一聲,木棍戳到泥土之下有一個硬實的東西。

他連忙蹲下身子,扒開厚厚的土石碴子察看。

沒錯,是後阿雜院那口老井的一截井臺石。

他順著長石的輪廓,很快清理出來了大半個井臺。於是,以井臺為參考,整個拳館舊址的方位都能確定下來了。

沈雲先是去找當年住的柴房。

他找得很仔細。然而,那排屋舍燒得很徹底,都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燼,什麼也沒有留下來。

嘆了一口氣,沈雲去正院方向繼續尋找。

找了大約半個時辰,仍然是一無所獲。

難道說,劉爺爺葬身火海,連一塊遺骨也不復存在了?還有可能是我來得太晚了。

想到這裡,沈雲不禁喉頭髮堵,兩行眼淚滑然而下。

他也想早些過來,給劉爺爺收骨,立墳。然而,那時的他實在是太小,太弱,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不起,劉爺爺。”又細細的找了一遍,還是一無所獲。沈雲無奈之下,只能將劉爺爺生前所住的那間柴房方位上的野草全清理乾淨,將劉爺爺生前贈給他的那隻舊荷包埋在地裡,替其立了一個墳頭——他找不到劉爺爺生前穿過的衣物,只能用這個荷包,勉強為劉爺爺立一座衣冠冢。

他聽老人們說,人死之後,化為鬼魂,住在墳裡。如果死後沒有墳頭,就會淪為孤魂野鬼,不得安寧。

他早就不信這些鬼神之說了。但,劉爺爺生前是信的。他老人家一生無子無孫,是以,最擔心的便是,死後連個墳頭也沒有,無所依從,淪為孤魂野鬼。

沈雲還給在墳頭前給他立了一塊木碑。說來好笑,他與老劉頭同屋住了數月,卻從頭到尾都不曾聽說他的名號。只知道跟著傅大哥一道,管他叫“劉爺爺”。而館主大人則是稱他為“劉叔”。是以,他只能用如意刀在木碑上刻著“劉爺爺之墓”。想了想,又在下方加了一行小字:沈雲立。

刻好後,他收起如意刀,心道:如果館主大人或者傅大哥回來,看到我立的墓碑,就會知道我曾來過。這樣一來,他們去鄭家莊,就能打探到,我在鴻雲武館求學。

接下來,沈雲開始在墳前祭典劉爺爺:

他先是在碑前點上兩根白蠟,一字排開的擺上三隻小碗碟,裡頭分別裝了一小把劉爺爺生前愛吃的醬瓜子、冬瓜糖和滷豬耳朵;然

《乾隆下江南》 第一四七章 祭奠老劉頭(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