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是《周禮》及《春秋》都提到的:“國有大災,則哭以厭之”。
王莽哭得尤其傷心,時而捶胸頓足,時而伏地叩頭,時而仰天大呼:“蒼天蒼天,既然授命於莽,為什麼不殄滅眾賊啊?如果我的受命是個錯誤,那就用雷霆轟誅了我吧,蒼天啊!蒼天!”他悲慟得幾乎窒息過去。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改制(2)
秋風中,六十八歲的王莽哭得像個無助的孤兒。塵土、鼻涕和眼淚把嶄新的袞袍糟得一塌糊塗。
他實在是覺得委屈極了。
王莽是歷史上集昏君暴主和姦臣賊子為一體的代表人物,實在臭得可以,足夠與桀、紂那幾個老牌標靶稱兄道弟。
他之所以能取得這個資格,兩千年來都是因為他的謀篡——家天下時代,來自身邊的威脅確實是最危險的,也是最應該防備的,理應神人共誅。
但王莽的慘敗,並不能說主要是因為謀篡:搞那種禪讓把戲的,他不是第一個,儒生們津津樂道的堯舜禹政權交替中是否存在陰謀詭計,抱懷疑態度的人代代都有;他也不是最後一個,後代究竟有多少人導演過這種鬧劇,一時很難統計,但其中包括了唐宋開國之君是誰也無法否認的。
甚至可以說,他的代漢過程可以算是成功禪讓的典範: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反抗,也沒有流多少血,簡直是民心所向順理成章。
如果動輒幾萬、幾十萬人上書請願歌功頌德,被後人懷疑是王莽自己炮製的話,那麼即使是對王莽意見很大,在《漢書》中只給了他“傳”的待遇,而且放在最後一篇以示貶斥的班固,也不得不在書中寫到:
“(王莽)始起外戚,折節力行,以要名譽,宗族稱孝,師友歸仁。及其居位輔政,成、哀之際,勤勞國家,直道而行,動見稱述。”
你如果認為在西漢末年那腐敗墮落的環境裡,作為當權外戚的王莽,篡位前那些禮賢下士廉潔自律是偽裝,簡樸得讓公卿們把堂堂大司馬伕人錯當成僕婦是矯飾,責令兒子為擅殺個把奴婢而自殺是不擇手段的殘忍的話,那麼王莽為了篡位付出的代價也實在太大了:
整整三十一年,他過的就是這種所謂“虛偽”的生活!
後人有時實在不能把在長安南郊哭得聲嘶力竭的新帝王莽,和穩健地操縱著西漢政權的大司馬王莽等同起來。好像有一把巨大的利剪,把王莽的聲名與事業,喀嚓一聲,以他的登基為界攔腰剪成了兩半。
正是登基後全力以赴的改制,把王莽拖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又置奴婢之市,與牛馬同欄,制於民臣,專斷其命。奸虐之人因緣為利,至略賣人妻子,逆天心,悖人倫……父子夫婦終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奸……”
從詔書上,我似乎能看到,對權貴憤慨之極的王莽,俯視著在水深火熱裡呻吟轉側的貧民時憐憫而冷峻的神情。
當然,中國向來是官樣文章最多、技巧最妙的國家,往往越是寫得聲淚俱下越是不關痛癢。然而王莽這道詔書應該是可以表達他的真實心情的。
因為一坐穩身子,王莽便迫不及待地向苦海眾生伸出了手: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賣買”;
“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里鄉黨;”
“五均六管”,對工商業進行統籌統治,平衡物價,實行鹽、酒、鐵器官賣,把鑄錢收歸國營,限制豪商大賈敲骨吸髓;
……
一條條森嚴的詔令,分明能使後人體會到,王莽想掃盡天下不平的堅定決心。
近年來在西方,很多學者對王莽充滿了好奇。他們驚異地發現,在那個連耶穌都剛開始傳教的“洪荒之古代,竟有如此‘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他們甚至恭維王莽是個理想主義者、社會主義者、革命家。(見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確實,讀著這些改制的詔令,有時我真有一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感覺:這些詔令真的是兩千年前出臺的嗎?這簡直就是上世紀革命家們宣傳的施政綱領啊!恍惚裡總有個荒謬的想法,王莽,會不會是像前些日子流行過的那種小說寫的,我們身邊的人穿越時空回到遙遠過去的呢?
但事實就是事實,每個稍通曆史的人都知道,王莽在那場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哭天大典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失敗的命運。
。 最好的
《逆旅行程》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