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部分 (第1/4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追尋生活進步的軌跡——《民間記憶1978—2008》一書讀後(1)

文:馮東東

喇叭褲,動搖了這個東方大國數十年的整齊劃一和單調乏味。

雖然喇叭褲作為一種“服裝怪”出現,但是它卻打破了之前中國服裝的“統一制”,這必然得到喜歡自我表現的年輕人的喜愛。

喇叭褲開始流行的時候馬上就被禁止,說不許穿喇叭褲,喇叭褲是代表虛幻的,沒落的,腐朽的,但是已經有很多人認為這跟思想意識沒有關係。

當時《中國青年報》寫了一篇文章論證,根據中國唐代壁畫飛天,中國舞蹈人物不都穿著喇叭褲嗎?文章論證說這個喇叭褲是緣於中國的,不是西方的,是我們民族的。

這樣,不讓穿喇叭褲的人就不好說什麼了。

這是剛剛出版的《民間記憶1978—2008》一書中1978年的部分內容:唐代壁畫飛天穿的是喇叭褲。

全書拉開追憶改革開放恢弘曆史的大幕,都是著眼於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變遷,以及由此引發的思想觀念的前行,例如上述對喇叭褲的描述,不能不讓人驚歎於作者的獨巨匠心。

從12月6日起,《解放日報》開始連載這本書的內容。

在《3000箱瓶裝可口可樂發往北京》一節中,作者追憶到:可口可樂當時的銷售物件嚴格限制在來華工作、旅遊的外國人當中,銷售地點主要是友誼商店,1979年的可口可樂大概是4毛錢一瓶。不過,也有中國人提前喝到了這種洋飲料。據報紙記載,家住西城的周月明老先生的二兒子是外交官,用外匯券在友誼商店買了可口可樂和進口糖果招待朋友來家作客,結果這些“新鮮零食”讓客人的眼睛都直了,羨慕不已。

自1978年迄今滄海桑田的30年,真正的變化,在民間。要全面反映這30年的歷史,頗不容易。書名一目瞭然,作者著眼於這30年的民間記憶。

自1978年到2008年,循著年代的脈絡,一年一個章節,漸次展開。沒有寫成簡單的編年史或大事記,只選取了留存在記憶深處,著實撥動過人心的那些民間事件。

這是一部迄今為止唯一以普通人記錄的形式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歷史嬗變的書;是一部客觀反映思想解放的書;也是一部如歌如訴、難以忘卻的書。全書記錄內容廣泛,以直白、細膩、可信的筆觸,選取了平常百姓記憶深處的一些經歷,披露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之於民間的種種匪夷所思、頗費捉摸,令人不可思議的悠悠往事,娓娓道來的是釋放,是開放,是解放。

在《“感情破裂”可以離婚了》一節中,全書考察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世界各國的離婚立法多由過錯原則轉而採取婚姻破裂原則後,得出如下結論:儘管後來國家還對《婚姻法》作過多次修改,但1980年頒佈的《婚姻法》,連同“感情確已破裂”幾個字,已經載入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它的意義在於:不能把不準離婚作為一個懲罰手段來使用。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追尋生活進步的軌跡——《民間記憶1978—2008》一書讀後(2)

1984年9月,紡織工業部女部長吳文英到山東檢查工作時,身穿金黃色緊身花褂和線條流暢的裙子,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一時成為新聞。這在今天看來是很平常的衣著,但那時國家幹部在工作時間內,許多人還不敢穿得太隨便。本書突出了當時吳文英響噹噹的觀點:黨中央、國務院支援我們穿得好、穿得美,我們紡織工業有責任把全國人民打扮得漂亮一點,不要用50年代的著裝觀點來看待80年代的穿衣問題,不要有“窮光榮”的想法。

在這本書中,我們知道了南京藝術學院女人體模特陳素華被逼瘋後劉海粟大師痛心疾首,一張接吻照被指責為“墮落”,處以上幹部可以讀“潔本”《金瓶梅》,同性戀不再被當作精神病;

彷彿又看見了“瘋狂搶購君子蘭”和“第一則‘徵婚啟事’”,回想起“一位高校老師搶購了100盒火柴”和“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的那段日子,更饒有興趣地談論“這一次,何智麗沒有讓球”和“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楊振寧曾對記者說:這個問題(他們的婚事引起大家那麼強烈的關注)我們預先想到了,我想大家覺得年齡差距這麼大,畢竟是少有的,所以就發生興趣了。不過我們覺得,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雖然有壓力,我們覺得可以承受。翁帆跟我當然都有一點點在乎。不過,我還記得當時跟她說,不管現在別人

《民間記憶方式》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