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1/4頁)
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蘇東坡一生豁達,機智幽默。他的美妙的詩詞,他的趣聞掌故,這些都是我們認識蘇東坡,學習他高尚的人生境界的寶貴財富。他對人民的熱愛,甚至從東坡肉中我們也能體味出幾分。
韻味無窮粉蒸肉(圖)
粉蒸,是一種將主料加工成塊、片,與炒過的粳米或糯米拌勻,加適量調味料和湯汁,裝入器皿中蒸製成菜的烹飪技法,多應用於含脂肪較高的肉類。粉蒸大約起源於清代,有很多菜餚用此法烹製,如粉蒸白鱔、粉蒸排骨、粉蒸鴨條、荷葉粉蒸肉等。
粉蒸肉是最為常見的一道菜餚,為普通大眾所喜食。這道菜一般使用五花豬肉為原料,將五花肉切片,與炒米粉及醬油、甜麵醬等調料拌勻,上籠蒸數小時即可。粉蒸肉肥而不膩,清香酥軟,討厭肥膩的人往往也會吃得津津有味。粉蒸肉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製作方法,比較有名的菜餚有浙江的荷葉粉蒸肉、湖北的沔陽三蒸(即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徽州捲筒粉蒸肉等。
荷葉粉蒸肉是杭州的一款特色名菜,始於清末,相傳與西湖十景之一的“麴院風荷”有關。“麴院風荷”在蘇堤北端。宋時,九里松旁有麴院,造麴以釀宮酒,因該處盛植荷花,故舊稱“麴院荷風”。到清康熙時改為“麴院風荷”,同時還在東面建造了迎燻閣、望春樓,西面建複道重廊。此處荷花甚多,每到炎夏季節,微風拂面,陣陣花香,清涼解暑,令遊人流連忘返。荷葉粉蒸肉是當時菜館廚師為適應遊客賞景的需要,用“麴院風荷”的鮮荷葉,將炒熟的香米粉和經調味的豬肉裹包起來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鮮肥軟糯而不膩,並伴有濃郁的葉香,夏天食用很合胃口。後來隨著“麴院風荷”美名的傳揚,荷葉粉蒸肉也聲譽日增,成為著名的特色菜餚。
沔陽三蒸始於元代。當時朝廷腐敗,政事荒廢,沔陽堤年久失修,經常發生災澇,當地百姓生活悽慘。人們在缺衣少食、無錢買米的情況下,只好將僅有的雜糧磨製成粉,拌以野菜、河蝦、藕塊蒸煮食用。元末,陳友諒在沔陽揭竿而起,手下計程車兵也以粉菜合蒸為食。但由於鍋中的菜太多,不便翻炒,常常出現夾生、焦現象,士兵吃得很不舒服。陳友諒的妻子羅娘娘見此,便讓廚師改進烹飪方法,使米粉和蒸菜的味道大大改善,得到士兵們的歡迎。羅娘娘的烹製方法很快在沔陽地區流傳開。清代末年,粉蒸菜餚開始在京城和武漢等地盛行,沔陽廚師在此基礎上創出了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丸三道菜,這三道菜肉質糯潤,滋味香醇,各有風味。人們對它們的喜愛不相上下,將其稱為沔陽三蒸。
除了上面介紹的兩道地方名菜,粉蒸肉家族在徽州的支系也頗負美名。徽州粉蒸肉與眾不同之處是,將豬肉切較大的薄片,與炒米粉拌勻後,不是碼在碗裡蒸,而是每片肉捲成圓筒狀,立放在小蒸籠裡,下面墊豆腐衣為蒸布,蒸制而成,所以叫作捲筒粉蒸肉。
張愛玲曾在小說《第一香爐》中將上海女人比做粉蒸肉,上海女人因此比喻更加可愛;粉蒸肉因此比喻生出的文化韻味,使人們在品味粉蒸肉之餘,將之演化為一種實用的話語,流行於現代文明中。
康熙八寶豆腐羹(圖)
“傳得淮南術最佳,面板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漿,百沸湯中滾雪花。瓦釜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暇。箇中滋味誰得知,多在僧家與道家。”清代蘇雪溪這首吟詠豆腐的詩,算得上同類詩篇中登峰造極之作,能與之媲美者寥寥無幾。
自從前漢淮南王劉安創制出豆腐,豆腐便成為與人們飲食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歷朝歷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無不喜愛享用。各種豆腐菜餚紛呈迭現,數說不盡。至清代,在豆腐菜餚的烹製方面更是名菜薈萃,別出心裁。這些在《隨園食單》、《調鼎集》、《素食說略》等飲食作品中多有著述。當時最為著名的豆腐菜大概要算八寶豆腐羹了。說到此菜不得不提到康熙皇帝。
據說康熙帝不僅是個有所作為的皇帝,而且在平常生活中注意節儉。他不像大多數皇帝,食則山珍海味,飲則瓊漿玉液,康熙帝的飲食相當樸素。法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康熙皇帝》一書中記載了康熙帝的日常膳食:“康熙皇帝滿足於最普通的食物,絕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他吃得很少,在飲食上從未看到他有絲毫鋪張浪費的情況。”
康熙皇帝在位時十分喜歡質地軟嫩、口味鮮美的清淡菜餚。有一次他前往南方巡視,暫住在蘇州曹寅的織造府衙門裡。這曹寅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皇帝駕到,如何讓皇帝吃好讓曹寅大傷腦筋。為此,他派人四處採
《美食中國美食》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