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章 憂傷別離 (第1/3頁)

鳴鹿劍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雖已晚,但學校食堂外三盞射燈格外明亮。效軍父子下了車,按照李明麗的提示,直奔距離食堂五十米處的公告欄查詢宿舍。公告欄鑲在一棟宿舍樓的西側立面牆上,約有五六米長,三米高,外面邊框由不鏽鋼鐵皮框住,被活動門隔成數十個小欄,欄內頂部為白色日光燈管,緊貼牆處為白色噴塑板底,張貼著學院每個系、每個班級的新生名單,在日光燈的照射下,十分清楚。效軍很快找到自己的名字、醫療系臨川醫學專業九四級六班、房號是五號公寓三一一房間。效軍從沒聽說什麼是公寓,便問武平順,“爹,這裡公寓是啥意思,五號學生公寓三一一房間在哪兒,你知道不?”

“公寓其實就是宿舍的名稱,是大家在一起居住睡覺的地方,聽起來比較文雅。我剛才也看到了你的班級和宿舍號,太巧了,竟然和效森同一個班級名稱和住同一房間,也不用問了,跟我來,直接找宿管辦的人登記到宿舍去。”

兩人沿著校內的主路,繞過中心花園向北,穿過一座拱形橋,來到學生生活區。這裡四周是鐵柵欄圍著,欄內是被修剪的如同城垛形狀的油松,院內東西方向並排有十餘棟七層高建築。武平順帶著效軍直接來到最南端的一排靠裡的一棟樓,到三樓宿管辦,值班的是一位四十多歲、滿月臉、大嗓門的矮胖女人,“同志,請問臨床醫學專業九四級六班的武效軍是在這層樓上住吧?”

“稍等,我給你查一下。”胖女人開啟新生花名冊,找到效軍的名字, “交五十塊錢生活用品費,我給你開個收據,到隔壁房間領取物品和房間鑰匙,順著樓道走到最裡頭左側那個房間,剛剛來了一位學生,正在收拾東西,直接去吧,在這後面籤個字。”

辦完住宿手續,兩人來到房間。這是可容納八個人居住的單間,正對門靠窗戶處是一張紅色雙鬥木桌,有些年限,顯得十分破舊,靠兩側牆壁放置四張鋼架雙層木板床,床外端分別是兩個固定櫥櫃,自上而下,分為四格,別無其他陳設。房內八個床鋪已有四個上鋪放置了被褥和行李,其他人都出去了,有兩人正在整理床鋪和壁櫃,互相打聲招呼,知是青河北礁州的趙小舟父子,比效軍父子早到約半個小時,基本已經收拾完畢。效軍選擇了左側靠窗的一張下鋪,簡單收拾一下,到校外吃過晚飯,踏踏實實睡上一晚,直到天亮。

第二天八點,效軍父子便來到一號學生食堂。這是一個具有北俄風采的老式建築,起脊紅瓦,立牆鐵鏽紅色,坐東朝西,四個玻璃大門,裡面放置一千五百餘個連體綠色座椅,東側自南向北有三十多個出飯視窗,北端是一個五十多平方米的舞臺,學校有重要活動或召開大會,多在這裡進行。走進食堂,在舞臺上方是一個大的紅色橫標,“平西醫學院九四級新生入學報到處”,舞臺下面一排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到位,面前的桌上放置標示牌,從驗證到結束環環相扣,一條龍進行。此時,廳內除部分就餐的高年級學生外,已經有很多新生家長和新生在排隊等候辦理手續。

效軍首次見識這場面,十分陌生,有點不適所措,不知如何是好。武平順對這兒是比較熟悉的,三子效森入學報到也是在這裡,大體流程和以前類似,沒有多大區別,心裡有底,看效軍東張西望,無所適從,“不要慌,不要亂走,跟著我”。效軍像個小孩子一樣,武平順走到哪裡,緊跟到哪裡,寸步不離。倒也順利,九點半左右,已辦完各種手續。

隨後,兩人來到圖書館領書,這兒人太別多,開了八個視窗,每個視窗前排成了足有百米長,在炎熱的太陽下有說有笑的等候。武平順到各個視窗處看了一遍,和效軍在臨床醫學視窗前排隊。臨床醫學專業是學院最大的專業,前面排隊等候的人最多,足有二百人。“這麼多人,啥時候能排到跟前,真沒有在高中時省事,每個班級派幾個人集中領到教室,喊一個名字,發一套書,既快又不亂。”效軍焦急地說道。

“這就是大學與中學不一樣的地方,中學是一個班一個班主任,一個固定教室,學生也好集中。大學就不一樣了,往往三四個班只有一個輔導員(班主任),有的十天半月也見不到一面,全靠學生自覺學習。大學裡部門多,分工細,各管各的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後你自然都熟悉和適應了。虧的是咱們來的不算晚,趕上了集中報到,要是晚了,一撤攤,就那二十多個部門挨個兩天就不一定能跑完。大家都在等,咱們也漫漫地等吧,看樣子中午他們不會下班,就耐點心吧。”武平順憑藉以往的瞭解和記憶,向效軍解釋。

九月的中午,雖沒有夏季的炎炎烈日,但也沒有春天的清風涼爽,很多人在

《人生奮鬥勵志的句子》 第十章 憂傷別離(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