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3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淥���擁奶鐧髡�材眩�易約核�詰納��櫻��劭諞黃�錆託「劭詰納鉸⑻錚�幾�忝牽�饃鉸⑻鍤巧持釋粒�狡�鏌黃鸝隙ǔ��150畝。’吳加柱和吳金海眼睛對視了一下,沒有疑義,他們當場說:‘好。’當天晚上,馱塢裡村的人召開了社員會,在取大隊名稱時,大家都說:‘雙港口好。’第二天,溪口公社就多了一個雙港口大隊。

“4月21日那天早上,還暫住在楓林大隊老社員家裡的馱塢裡村人起了一個早,男女老少,都到雙港口來了。但那天,楓林大隊劉玉林支書所在生產隊的幾位老農,比他們來得還早,他們見馱塢里人要動手挖草籽田做秧田,那幾位老農趕過來,奪下了新安江人的鋤頭和鐵耙。馱塢里人也是有備而來,哪肯隨意鬆手,讓楓林人奪去鋤頭?馱塢里人說:‘這片田已經劃撥給我們了,我們種自己的田有什麼錯?’雙方就在草籽田裡爭吵了起來。時隔不久,楓林人越聚越多,其他大隊的老社員聞訊也趕來了,他們說:‘這樣大的事,沒經過社員大會討論,不算數。’馱塢里人說:‘縣委書記都答應了,還能不算數。’雙方互不相讓,快要動手時,溪口區委書記朱炳根帶著區長和溪口公社的書記趕來了。一場即將動手的械鬥平息了。雙港口大隊從此以後,就理直氣壯地耕種著雙港口這片土地了。後來又花了5000元錢,買了800畝毛竹山。再後來,新任的黨支部書記餘勝成又花了2000元錢買了200畝毛竹山,現在這座山成了我們村裡的聚寶盆了。”

吳加柱說到這裡,在場的人都笑了,他最後意味深長地說:“蹲10天的牛棚,換來了今天子子孫孫的幸福,值得。”

淳安縣東亭鄉外竹賢村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嚴本盛講了他們村的故事:

“我們外竹賢可是個富裕村,解放時只有400人,卻有987畝耕地,僅良田就有509畝,聽說要移民,誰還肯離開這些養育自己的土地呀!1960年3月,通知我們後靠到大岙畈的山岙裡,我們全村人高興了一陣子,大岙畈一下變成了一個施工場,全村人都成了泥瓦、木工匠。到了5月,水進村了,我們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全搬到了大岙畈。

“外竹賢村900多畝耕地,沉入了庫底。當年下半年全村就鬧起了饑荒,那時每人每天只有3兩6錢大米(16兩1斤),沒有一個能吃上飽飯。政府分配我們村1000斤苞蘆,村上派了10個青年到梓桐糧站去挑,路上餓得走不動,他們就抓起這生硬的生苞蘆籽往嘴裡塞。嚴幕漢,那年50歲,勞動了一天,晚上只喝了一碗能見底的稀飯,第二天,他老婆醒來,只見嚴幕漢已死在床上了。那年春節前兩天,40歲的嚴大隆早上吃了一碗粥,揹著鋤頭上山挖蕨根去了,其他挖蕨根的人都回來了,天黑了,他老婆見他還沒回來,跑到我家來哭,當天晚上我就派了幾個青年人上山去找,第二天上午,在山上找到嚴大隆時,只見他雙手握著鋤頭,倒在地上,已沒氣了。1960年冬到1961年春,我村上的老人、小孩一個一個地死去,全村人都被死人死怕了。 。。

6.重遷(3)

“我們這時已不留戀外竹賢剩下這零碎的幾十畝農田和山地了,我們到縣裡吵著要移民。一天,淳安縣委副書記劉培田陪著我們幾個移民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到開化縣楊林公社和常山縣白石公社參觀,我有一個選址原則:有田種,有柴燒,有好水,其他條件都做參考。楊林公社田不多,水不好(血吸蟲病流行),但砍柴方便。白石公社田多、水差(血吸蟲病盛行區),無柴燒。兩個地方我當場就否決了,到了淳安排嶺,我們思想不通的人都被集中起來整風學習。一天,淳安縣委書記董炳宇見到我,拍拍我的肩膀說:‘老嚴,你是共產黨員,應該聽黨的話。’我當時就回答了董書記:‘我是共產黨員,我帶著老婆孩子一戶移,其他人我管不了。’半個月的學習,淳安縣移民辦同意我們再到衢縣參觀,我們到了溪口公社大楊家,只見兩千多畝的寺下畈,我的心就動了。農民就是種田,這裡田好,山多,靠近的靈山江,水又清,沒有血吸蟲,當場就答應了。

“我們1961年4月16日,也是‘無產’移民到這裡,那時全國鬧饑荒,我們移民更是苦,國家供應我們村每人每天一斤毛糧,但糴米的錢沒有,我這個支書就帶頭上山砍柴賣。那時,8角錢100斤的柴,一天只能掙一塊來錢。窮人真是有禍躲不過。當年12月10日上午10時,一場大火把下徐村畜牧場燒得只剩下一片灰。還好,那天大家都下地鏟麥子去了,沒有傷人。但住在畜牧場裡的21戶,近100位外竹賢

《新安江大壩洩洪農夫山泉》 第16部分(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