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六六章 秋闈4 (第1/3頁)

盛宴之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恭喜老爺高中,第二百四十八名!”

“看賞!”

不斷有報喜的人來到客棧中討喜錢,也不斷的有學子慷慨解囊,這一幕不停重複的發生,有人羨慕,有人焦躁不安。

盧象升,陳貞慧,張溥三人坐在一起,不停的東張西望,看看有沒有報喜的人朝他們這一桌走來。三人中,唯有盧象升較為鎮定,一直神情安靜的吃著,只是從幾次夾空了筷子的動作來開,他心中也頗為緊張。

也難怪如此,鄉試可比後世的高考重要多了,對於莘莘學子也比高考重要,是真正能決定人生的考試。

而鄉試歷來也是最為奇怪的,不管你是何等大才,也保證不了一定高中,生而有才卻屢試不第者,在明朝大有人在。

因此,三人的情緒可以理解。

“恭喜宜興陳貞慧陳老爺高中,第四十八名。”又一名報喜人跑進客棧,高聲喊道。

“這裡,這裡!”聽到自己名字,陳貞慧登時笑得嘴都合不攏,高聲招呼報喜人過來,大大的撒了一把銅錢。

“謝老爺賞!”報喜人磕了個頭,又往下家去了。

“我中了,我中舉了!”陳貞慧高興的手舞足蹈,根本安靜不下來。張溥和盧象升兩人,看著也微微一笑,替他高興。

陳貞慧的中舉,彷彿開來個頭,之後,張溥和盧象升的名次也出來了,張溥第十三名,盧象升第七名,成績一個比一個好。

“恭喜張大哥,恭喜盧大哥,會試高中。”陳貞慧也湊趣的拱手笑道。

“同喜同喜。”張溥也是笑呵呵的,盧象升亦然,三人相互望了一眼,發現竟然全都中了,心中更是興奮不已。

待到情緒發洩完畢後,盧象升看了他們兩個一眼,“走吧,該去拜訪主考大人了。”

“同去同去。”張溥符合一聲,三人便出來客棧,結伴而去。

在科舉中,這叫做拜座師,雖然還比不上中進士時的主考老師,但也是一種人脈關係了,是明朝讀書人同學、同鄉、同榜三種鐵關係裡的一種。

由於這次的擴招,主考官那裡是熙熙攘攘,一大片人都在相互攀談著,熱鬧非凡。也正是因為這次不同尋常的考試,許多本來應該在以後中舉的人,今次紛紛出現。張溥、陳貞慧、牛金星、李巖,這些本不應該是今年中舉的人,也出現在了榜單上。

在加上本來就是這次舉人的盧象升、黃道周等,今次的舉人,乃至後面的進士,註定將精彩無比,也將在歷史上留下濃重的筆墨。

隨著中秋的過去,鄉試的熱度也逐漸降低,慶祝過後,各個學子便各自返鄉,開始準備明年開春的春闈,也就是會試。甚至一些路途遙遠的,在九月份就開始出發了,這個春節,將在京師度過,參加二月的大比。

當然,這個往京師而去的人群,卻是多了無數倍,往年一省不過上百,今年卻翻了一番或者兩番,這還不算,還有其他歷年沒有任職,年五十以下的舉人,紛紛打點行裝,和本縣本府的舉人,共同赴京趕考。

整整四五萬的舉人,蜂擁朝著京師而去,在九月份之後的路上,幾乎都是他們的身影,帶著迷茫和希望,他們來到了京師。

一路從南往北,整個大明地界還算平靜,除了四川和貴州兩省仍然還在進絞土司外,其他地方並不兵亂,百姓們雖有菜色,但還算過的下去。

唯一讓這些出遠門的舉人驚訝的是,整個大明地界,到處都是看報之人,哪怕是不識字的老嫗或者農夫苦力,都會買一份報紙來,讓人念給自己聽,很多說書先生在說書之餘,也紛紛將帝國日報上的一些文章拿來唸念。

或是內閣政策,或是邊關戰爭,或是各地趣聞,天下大事之類的。隨著帝國日報的擴散,大明百姓的眼光,也在這樣不知不覺中慢慢增大。

隨著不斷的北上,待到進入原來的北直隸,現在的河北省時,一些奇怪的東西出現在他們的眼睛中。

明目張膽拖著鹽路過的鹽商,很多販賣緊身成衣的攤販,這些衣服很奇特,都是上下分開,窄袖窄褲腿的衣服,十分的省布料,因此很便宜,頗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幾乎是剛剛擺出來,就有排隊去買。

更讓人驚奇的,還是那硬化馬路,整個彷彿是通體石頭鋪就,人踩在上面,走的十分舒服穩當,腳也乾淨多了,不會踩到泥巴。

這個就是日報上所說的水泥築路了吧。很多南方的舉人好奇的看著道路,心中對那種名叫水泥的東西好奇極了。

除了這些外,河北省

《大明聖祖小說免費閱讀》 第二六六章 秋闈4(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