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出關 (第1/4頁)
盛宴之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家口,密密麻麻的軍營連綿好幾裡,裡面計程車兵不是在訓練,就是在上課,思想教育課,戰術學習課,或者識字掃盲的課程,這裡從來都不會閒下來,永遠都是一副忙碌的樣子。
綿延的軍帳當中,最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營帳,這是朱由校的中軍大帳,不過除了大以外,就在沒有其他特殊之處了。
大帳當中,此刻也是一副忙碌的樣子,參謀部就設在這裡,天宮商號以及東廠蒐集到的資訊全部在這裡匯總,進行分析,在大境門炸開後,一萬五千的騎兵陸續出塞,蒐集敵情。
大帳中用簾子隔了一下,前面是參謀部,後面是主帥的辦公區和休息的地方。此刻朱由校正坐在墩子上看著。這些物資全部都是後勤部按照標準指定的,然後下到內府生產。
帳篷,桌子,墩子都是標準化的,用架子都是用鋼做的,輕便又結實,而且還能摺疊,十分便於攜帶。
“從遼東出邊牆,遊弋草原!!!”朱由校皺著眉,仔細思索。一張簡易地圖被他攤開,遼東和蒙古接壤處地形起伏,但仍有許多平攤之處可以透過,只是這個地方在地圖上看起來狹小,但真的身臨其境後,便會發現天地的廣闊。
這些天朱由校可是深有就會,他預計好了從西往東,將林丹汗趕往東北,但真到了草原,他才發現這個戰略預想估計破產了。草原實在是太廣袤了,隨便往一個方向逃去都找不到。
身為草原之主,林丹汗對這裡的地形絕對比朱由校這邊要精熟,隨便就能甩去追擊,讓人無可奈何。但好在,蒙元入住中原之後,嘗試到了定居的甜頭,開始在草原上建城,比如土默特部的歸化城(今呼和浩特),以及林丹汗建造的北元最後一座皇城,察罕浩特城。
有了城市就有了打擊的目標,不管敵人怎樣逃避,皇城是絕對不能放棄的,蒙古大汗不戰而逃,棄城而走的性質就和明朝皇帝放棄北京城一樣,根本是不可能的,沒有那個皇帝敢違背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誓言。
同樣的,林丹汗也不敢一仗不打的跑路,那樣黃金家族的聲譽絕對會跌到谷底。可以戰敗,但絕對不能不戰而逃。而這,也是朱由校敢於征伐蒙古的緣由,對方不再是居無定所了。而對於攻城戰,漢族絕對甩蒙古幾條街。
“如此,也就不用李屠過來集合了,就讓他出塞,伺機而動,防備女真。”朱由校並不知道皇太極也想征伐蒙古,但他對皇太極有一定的瞭解,這絕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
進攻蒙古的訊息是不可能瞞得住,只要對方知道了,絕對不會坐視不理,而會趁火打劫,過來撈一把,徹底收服幾個和女真親近的部族,壯大自己的實力。
李屠三萬騎兵出塞,雖然不太可能全殲皇太極,但定然能起到極大的牽制,甚至戰而勝之。胸甲、騎槍、短銃的威力組合在一起,簡直驚人,更何況,陸陸續續的,朱由校的騎兵已經開始換裝精鋼胸甲了,那防禦力,女真的騎弓根本不能破防,只要抓住機會,絕對能擊敗皇太極。
而自己這邊,十萬大軍中有一萬五千騎兵也差不多,畢竟在他的兵種配置當中,騎兵也只是起到牽制、追擊、護衛糧道的作用,不是主要戰力。真正的主力還是五萬天啟二式火槍兵以及一萬炮兵。
兩個軍隊中的炮兵都是超額配置,以實戰培養合格的人才,作為以後擴軍的根本。
寫下自己的處理意見後,朱由校便寫下了可字算是批准了,然後蓋上自己的私章,讓軍中快馬送到遼東。他身為皇帝,自然凌駕於大都督府之上,出均在外,大都督府無法隨行,也只能以自己的名義釋出軍令。
接著,拿起了第二封公文,是從京師大都督府送過來的,他看了一眼,當即有些發愣,內閣請借兵救災。
在公文的後面,有內閣附錄,言城防軍入山東,一方面能夠協助災民的收攏,第二方面,也是防備白蓮教,遼東有當初南直隸的敗兵出首,言及了白蓮教在山東的老巢和據點,如今山東大地震,恐白蓮教藉此機會舉事。
“原來是這樣。”揉揉臉,朱由校長出一口氣,徐光啟借兵救災的意識太超前了,讓他一時沒反應過來,原來他也只是想要這個藉口,瞞過白蓮教,給錦衣衛入山東偵查抓捕的機會。
只是,這個藉口依然讓朱由校浮想聯翩,不管怎樣,這次士兵救災活動必須要當做一個典型來運作宣傳,軍民魚水一家親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不管後世解放軍有怎樣的**,但他的性質從始至終都沒有變。大災大變之後,當綠色的軍裝出現時,帶來的絕對是希望。
《大明聖祖小說免費閱讀》 第三一四章 出關(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