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二一章 戰果3 (第1/4頁)

盛宴之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了撫順關後,大軍一路疾行,三千騎兵四散而去,化作哨探,或是前出偵查,或是往周邊擴散,或是進行遮蔽,進行反偵察。

對於這片地域,明軍還是非常熟悉的,畢竟前些年這還是處於大明的管轄範圍之內,政令暢通,無人敢違逆,只是自奴兒哈赤開始,才漸漸的喪失統治能力。因此,大軍行進速度很快,根本不需要嚮導,到了宿營的時候也能一下子找到合適的地方。

有水源,又避風的好地方。

只是,這一路荒涼的景象,令支援了快半年民政的熊廷弼失望而又可惜。多麼好的田地啊,就這麼被女真給荒廢了。

此時女真的人口也不過才四五十萬,又不擅長耕作,而奴兒哈赤雖然軍事天賦卓著,但對於民政卻並無多大耐心,在他的領導下,女真更像是一個強盜團伙,不斷的從明朝身上劫掠,獲得發展壯大的物資。

身為強盜頭領的奴兒哈赤自然沒有什麼愛民如子的心思,也沒有想過打進關內坐天下的宏偉願為,他唯一的目的,便是活下去,很好的活下去,並證明給明朝看,自己能夠活得很好,比你還好。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然不會善待什麼漢民了,通通抓為奴隸,成為女真貴族的私產。而且也不禁止女真人對這些漢人的打殺,因此,在女真境內的漢民是十分少的,不過才十來萬。

這十來萬人根本不夠用來耕地供養整個女真一族的,因此奴兒哈赤毫不猶豫的發動了戰爭,攻打瀋陽,然而,戰爭由他啟動,卻不由他結束,此一戰奴兒哈赤授首,女真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最終,也只是成就了明皇朱由校一個人的威望。

女真人口很少,此時也不過才四五十萬,而且他們只擅長漁獵,而不擅長耕種,自從組建八旗制度後,除了開始還要維持生計外,後面的戰爭紅利足夠他們不事生產了,全都由抓捕來的奴隸耕作供養。

開始是漢民,後來是朝鮮人。三十萬朝鮮人口的流入,極大緩解了因為戰敗而帶來的各種問題。除了兵力稍弱外,此時的女真竟然比奴兒哈赤時期看起來還更加的興旺一些。

也正是因為各個種族奴隸的存在,脫產後的女真人才有足夠的時間和資糧習武,錘鍊自己身體和技藝。這也就是為什麼歷史女真越戰越強的原因了。脫產的種族,唯一上升的通道就是軍功,而這些都需要好的身體和武藝。

八旗制度,就和漢族的科舉一樣,造就了一個種族的輝煌。

女真人口較少,在攻佔了赫圖阿拉後,奴兒哈赤就將這裡作為了自己的大本營,將所有女真一族全部遷徙過來,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這也是奴兒哈赤一貫的觀念,集中才有力量,一如他在薩爾滸之戰裡面展現的戰術思想一般,任你千路來,我只一路去。

奴兒哈赤注重團結自己人,卻不注重團結其他民族的人,故而在他手中女真展現了頑強的作戰能力,但並無多大的發展。直到皇太極上位。

這是女真非常重要的一位領袖,因為他奠定了女真入關的基礎,沒有皇太極,就沒有後世的滿清。

歷史縱然是由廣大群眾推動的,但歷史的走向從來都不是在廣大群眾當中,而是在一個個的英雄人物身上,皇太極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只是,此時奴兒哈赤死的比歷史桑造多了,而且留下的家底也遠比不上歷史上的豐厚。蒙古並未徹底歸順,只有是有些聯姻和傾向,當然,這種交往已經很密切了,科爾沁只要過些年,便能徹底歸順。

不過,現在還是有些早,因此,沒有蒙古八旗。而漢人,在奴兒哈赤的統治下,並無多少歸屬感,只是一種消耗品,因此除了少許漢奸外,並無漢人為女真效力,因此,沒有漢八旗。

而女真八旗又因為作戰的失利,幾乎團滅,搞得皇太極只能巴拉巴拉更北邊的荒山野嶺,搜尋好用的野女真。

說是野女真,但對方到底是屬於哪個種族民族根本沒人知道,只知道都是些不開化的蠻族,甚至很多地方還在吃生肉,此地女真一族最大,這些野人很自然的就歸屬為了女真一族。

至於野女真,只是為了便於統治找出來的好藉口罷了。

皇太極此次出征,除了當初剩下的一萬人外,剩下的兩萬人,就全都是野女真,這本來是他作為對付林丹汗的利器的,但沒想到,還沒有出了遼東的地界,就損失慘重,先折了三千人。

這還是對付見蒙古騎兵來的快,穿透過去後沒有反身衝鋒,不然自己的損失更是慘重。而後來的戰果,更是出乎預料的慘。由於多了蒙古這個

《大明聖祖小說免費閱讀》 第三二一章 戰果3(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