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甘寧士元立賭約,李嵩出馬追文聘 (第1/3頁)

鞭馬累美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雙方回陣之後,各自領兵出戰,雙方將領具都是率先衝鋒,毫無畏懼,正所謂將不畏死,士不惜命,甘寧的乞活軍都是久經沙場,九死一生的將士,對於他們來說,今天能夠活著本身就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是袁熙給了他們活下去的機會,而且還給他們安了家,最重要的是他們的妻兒子女都在徐州。

如果放這些荊襄的敵人進入了徐州境內,那麼最先遭殃的就是他們的妻兒,因為沒有,所以當時無謂,因為現在什麼都已經擁有,所以這些乞活軍才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因為他們知道,即便是自己戰死或者傷殘,會有袁熙,會有國家去贍養他們的父母妻兒,但是如果城破,即便是自己苟活,那有和當時的流民有何區別。

而對於對面的荊襄士兵來說,雖然剛開始的時候被甘寧的羞辱有些讓其憤怒,但是雙方交戰起來,才發現,這對方無論從主帥到將士完全是不要命的狀態,根本不把自己的命當命。

正所謂橫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幾番交戰之後,這荊襄士兵的心態便已經有些崩潰了,於是文聘看到士氣低落,知道在戰下去,必然會吃虧,久經沙場的他自然知道取捨,於是下令鳴金收兵。

甘寧看到敵軍撤退,也是想要繼續追擊,可是城上卻也是傳來了收兵的指令,甘寧只好恨恨的撤軍回城。而下達收兵命令的正是龐統。

此時的龐統看到甘寧的乞活軍這般勇猛也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但是龐統更加是一個優秀的謀士和軍事家,窮寇莫追的道理,龐統自然知道,即便是甘寧回城之後憤怒的責問眾人是誰下達了撤軍的指令。

而此時的龐統則是站了出來,主動說道:“將軍莫要責怪他人,是在下的主意。”

甘寧看著一臉淡定的龐統說道:“軍師,你這是何道理,我軍明明已經佔了上風,此時撤軍,無疑是縱虎歸山,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哦,那甘將軍說的對,那現在就去追吧。”龐統一副要氣死人的表情說道。

“現在還怎麼追,這文聘肯定已經撤了回去,再去不意味著自投羅網嗎?”甘寧看著這龐統絲毫不懂的樣子也是十分憤怒。

“那將軍看這樣可好,在下於將軍一賭怎樣,如若,現在前去追擊,我軍必然大獲全勝。”龐統輕輕搖動手中的羽扇說道。

“軍師想賭什麼?”甘寧也是對於龐統有些失去耐心了。

“就賭這軍中的指揮權,如果這次追擊要是失敗,在下願意收拾行裝即刻回到洛陽請罪,但要是在下僥倖贏了,以後將軍無論做什麼決定都要先和龐某說如何?”龐統胸有成竹的說道。

“好,但願軍師信守諾言。”甘寧也是爽快的答道。

龐統也不廢話直接派李嵩率領本部五千騎兵,直接前去追擊,要以騷擾為主,不要和敵軍直接死磕,主要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同時燒掉敵人的糧草物資。

李嵩領命而去,龐統則是派人在城牆上,讓人擺酒設宴,準備為李嵩慶功。

甘寧則是十分不屑的在軍中等候,隨時準備接應李嵩,畢竟李嵩和自己的關係不錯,要是戰敗的話自己也好能夠救其一把。

這裡多說幾句,當初袁熙創立乞活軍的時候,便是受到了北府軍的影響,東晉初年的北府軍實際上是以北方流民為主力的一支軍隊。因為其所在地京口而得名,京口在當時是歷任徵北、鎮北、北中郎將府所在地,所以被稱為北府,駐紮在京口的這支軍隊,也理所當然被稱為北府軍。袁熙歷史課上學的東晉除了淝水之戰都是一筆帶過,這東晉幾乎是每個華夏人不太願意去說的歷史,一個是亂,另一個則是漢人被屠戮,而這北府軍就是淝水之戰的主角

幾乎歷朝歷代,都會有一支名揚天下的勁旅,在西晉分崩離析,北方少數民族強大壓力之下,只有半壁江山的東晉似乎只是苟延殘喘,卻為何還能堅持100多年之久且未亡於異族之手,關鍵就在於這支北府軍。

從東晉的歷史看,從北府軍組建到東晉滅亡,北府軍的歷史長達百餘年,而若將目光往下延伸,直到劉宋立國,二度北伐,都是北府軍戰力的延續,可以說北府軍開啟了南朝二百七十多年的歷史,如果沒有北府軍,可能南北朝也就不復存在。

?

如果以北府軍的性質地位來打個比方,那可能就如同著名成語“聞雞起舞”中的主角——祖逖,祖逖一心北伐,但南渡的東晉政府衰弱至極,甚至沒有自己可以指揮的中央軍隊,晉元帝雖認可祖逖的想法,奈何有心無力,只能口頭上同意而無法給出

《三國之大將軍王》 甘寧士元立賭約,李嵩出馬追文聘(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