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九十章 首戰 (第1/1頁)

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十七年四月一日,換做陽曆就是後世有名的愚人節。

崇禎十七年的愚人節註定名垂史冊,因為在四月初一這天,大明與清國都發生了許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其中最具爆炸性的新聞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代表大明終於正式承認清國的合法存在,從此以後,建奴就可以名正言順佔領遼東,甚至整個北直隸——畢竟建奴女真的先祖,四百多年前的金國,曾經統治過黃河以北大片土地。

往事不堪回首,八年前,也就是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皇太極稱帝,對大明危害不言而喻,他標誌著建奴女真徹底脫離明國統治,雙方由原來的隸屬關係變為對等關係。

然而當年大明對此事並未做出任何激烈反應,而是做了冷處理,避免百姓知道。

當然,崇禎皇帝和他的大臣們對“大清”是完全置之不理的,天真爛漫的皇太極曾經派出兩名使者,前往京師——那是崇禎十年的事情——不用說,這兩位倒黴的清國使者被大明皇帝處以極刑。

總之,在此之前,大明君臣根本無視所謂的“大清”。

皇太極多爾袞等人對此頗為憂慮,派到京師向崇禎皇帝報喜的使者已經被處死。

雖說滿八旗天下無敵,明軍根本不是敵手,可是朱由檢和他的祖宗們一樣,骨頭硬得很,家奴打的越兇,大明越不承認清國。

在十七世紀的東亞大陸上,一個新生政權如果被明國刻意忽視,不得到承認,那將是一件悲慘的事情。

然而現在,明國竟然主動承認清國的統治地位,輔政王多爾袞喜出望外,然而他收到訊息的這天正是四月一日愚人節。

在經歷短暫而劇烈的朝野動盪後,經過三個月不懈努力,崇禎皇帝終於勉強控制住京師。來不及肅清殘敵,朱由檢便要開始與建奴大戰。

朱由檢很清楚,建奴的策略是以戰養戰,依靠在大明掠奪的人口財富,支援曠日持久的戰爭。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建奴女真的實力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朝鮮,蒙古,都將被他們裹挾參與到對大明的戰爭中。

朱由檢決定,不打則已,要打就要一下子把多爾袞打疼,

也正是清國與明國約定繳納歲幣,割讓遼東的最後日期。

建奴上下無不翹首期盼,輔政王多爾袞雖然知道事情不會這麼簡單,然而他心中還存有一絲幻想。

不過等到愚人節這天,所有幻想都被澆滅了。

派往京師運銀子糧草回來的使者被明人全部殺死,潭泰的兩名親兵被割去腦袋,懸掛在崇文門城樓上供來往行人憑弔。

僥倖免去一死,回來報信的兩名包衣奴才,被朱由檢親自割去耳朵,親眼瞅著他們的主子被明軍殘忍殺害,心中憤懣不已。

畢竟奴性已經侵入這些包衣奴才骨髓,如果現在給他們一把刀,他們會像狗一樣撲上去與明軍廝打在一塊,保護他們的主子。

這樣的奴才,直接將他們殺死當然太便宜了。朱由檢的意思是將他們投入礦場做曠工,體驗一下不見天日的黑暗生活,當然,這都是後話。

被割去雙耳的包衣奴才還將大學時魏藻德代筆的勸降書帶給了多爾袞。

這篇招降書文采飛揚,氣勢不凡,直指人心,大致是要清國輔政

京師四郊環形稜堡已經建成。五千多名經過嚴酷訓練的藩王軍分別駐守在五十多座小型稜堡中。

與京城大稜堡不同,京郊這些小稜堡造價低廉,成本較小,每座稜堡上駐守一百多名明軍,按照湯姆士的設計,清軍在不使用重型火炮的情況下,想要攻陷一座稜堡,至少需要付出一千戰兵的代價。

稜堡設計初衷就是以少勝多,用最小的代價給敵人造成最大殺傷。

輔政王多爾袞苦苦等待的明

《崇禎有把槍TXT》 第九十章 首戰(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