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淪陷 (第1/1頁)
夢吳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世人口學家在考證十七世紀日本都市人口變化趨勢時,必然會注意到發生在後水尾天皇寬永二十一年,也就是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至八月發生在都城江戶的人口變化曲線。
人相食。
由大明南鎮撫司堂上指揮李若璉在長崎港掀起的蝴蝶效應,經過兩個月時間發酵,到寬永二十一六月底,已經演變為超強颱風,開始肆掠日本全境。
南起伊豆群島,北至庫頁島,皆為戰火波及。
作為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並沒有他爺爺德川家康那般魄力,大約是因為近親通婚,他智力低下,上位之前便有關於他的智力能否勝任大將軍位置的疑問。當時還在江戶政壇引起了普遍的爭論。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疑問了。
重壓之下,幕府將軍昏招迭出,先是透過蘭學家安倍三狼與荷蘭斷交,並要求荷蘭立即停止援助馬場利重,並交出參與長崎叛亂的所有荷蘭水手。
不出意外,德川家光的要求被荷蘭方面果斷拒絕,站在荷蘭人的立場上,支援一個封建半開化的武斷將軍,顯然沒有太大前途。
相比之下,長崎奉行馬場利重提出的構建大東亞商業圈計劃,貢獻大量日本廉價勞動力在中國種植茶葉,拓展歐洲殖民地市場,這個計劃,對荷蘭人更具吸引力。當然,前提是要先佔領中國。不過這對荷蘭人來說不是太大問題。
在拒絕封閉頑固的幕府將軍無理要求後,荷蘭海軍增派兩艘雙桅艦支援長崎軍,還給倒幕軍提供了大量更為先進的火銃。
在奈戶內海海戰之後,原先不少還持中立態度,準備坐觀成敗,甚至一度準備響應幕府號召戡亂的藩主,大名們,漸漸已經看清形勢,開始向長崎奉行靠攏,公開或是半公開的支援倒幕戰爭。
儘管如此,幕府將軍手中該是牢牢控制著三十二座藩,其中不少還是人口超過五萬的大藩。
儘管海戰失利,德川家光在陸地上還是完全佔據優勢,只要堅持守勢,不主動犯錯,耐心等待倒幕派內部瓦解(相信這種瓦解會很快發生),幕府還會有很大勝算。
然而德川家光還是犯錯了。
他在瀨戶內海海戰失敗後,為爭取更多藩支援,不顧家臣強烈反對,宣佈廢除延續百年的參覲交待制度,並將軟禁在江戶城中的十三個藩的將近五百名人質全部釋放,用巨大善意向各藩示好。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被釋放回去的藩主大名,並沒有對德川家光感恩戴恩,而是紛紛加入長崎倒幕派,整頓各藩兵馬,向江戶進軍。
那些幕府與倒幕派沒有控制的中間地帶,壓抑已久的倭國底層,尤其是農民,還有部分僧尼工匠,皆在倒幕軍盟主——長崎奉行——馬場利重的號召下,掀起轟轟烈烈的倒幕戰爭。在當地大名的默許下,德川家光派往各縣的縣長,長吏連同他們的家臣被倒幕軍處死。
到七月初,已經有三分之一的藩拒絕向江戶提供各種物資,這對對近乎完全依賴各藩補給的江戶城來說,不啻一場噩夢。
伴隨薩摩,大阪,熊本,仙台等藩陸續加入叛亂,遙相呼應長崎奉行,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控制下的江戶城陷入徹底絕望。
到六月底,江戶各町的米價已經暴漲到原先的十倍,平民自不必說,就是武士也搶購不到,城中接連發生食人事件。
曾經以商業繁盛自傲的江戶城,正在變為一座鬼城。
《崇禎有把槍TXT》 第一百四十四章 淪陷(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