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關城 (第1/3頁)
真命虎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木門道寨被破,孟獲、祝融和王平馬忠,一路急退到橋頭關。
五萬漢軍在徐晃、龐統和馬超的率領之下,跨越過祁山,一路直殺到橋頭關下。雖然險峻的祁山山道,讓漢軍不得不扔掉攻城神炮,但是依仗著兵精將勇,在連弩的壓制下,硬生生的再次用土雷轟開了橋頭的關門。
橋頭守將吳蘭與孟獲等人一起率著殘兵敗將,惶惶然退往白水關。
白水關,北通秦隴,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龍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達巴渝,乃至荊湘,是入蜀的咽喉之地之一。
歷史上,法正曾為劉備分析當時形勢時提到過白水關,他說:“魚腹(奉節)、關頭(即白水關)實為益州禍福之門。”法正認為當時進入蜀只有兩條路,一是東沿長江取魚腹(奉節)可入蜀,二是北從陸路取白水關亦可入蜀。因而守住魚腹、關頭是福,失掉魚腹、關頭必然有禍。
從這次戰爭路線來說,劉協三路大軍卻是打的的蜀地上中下三路。張遼御林軍走中路,從漢中進攻,套路是直接攻往蜀軍的心臟;徐晃率無憂軍跨祁山而來,攻白水,打的是頭;黃忠等人雖然是佯攻,旨在牽制蜀軍部分主力,但是攻的是蜀地的腹部,令諸葛亮不得不防,不惜派出大將陳到、馬謖等人。
只是即便令這位經天緯地的軍事天才,最後也沒想到這位熟讀《三國演義》的漢帝。連他都能被蒙了過去。
被法正視為蜀地魚頭的白水關,諸葛亮豈能不防?在此關駐守的主將,是他最看重的良將之一。鎮東將軍李嚴。歷史上和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且最終和諸葛亮決裂的李嚴,因為歷史的改變,此刻卻是諸葛亮的至交好友之一,也是劉備派系的骨幹。
白水關原有李嚴、鄧芝、高翔和馮習等人,現在再加上孟獲等人,蜀中名將就有近十人。再加上白水關依山而建。座落在兩山之間,關前只有一道狹隘的棧道通到山腳之下。狹隘的進攻通道。漢軍的神兵利器根本無法發揮作用,強攻只會讓己方計程車兵的屍體塞滿那又窄又長的山道之中。
五萬縱橫天下,未嘗一敗的無憂軍被硬生生的堵在了白水關之下。
數日之後,從山下傳來訊息。漢將馬超和龐統均因水土不服,身染重病,不得不沿路退回涼州休養,關下只留下徐晃領著一般普通將領與蜀軍在白水關下無謂的相持。
訊息傳到成都,諸葛亮心頭暗暗鬆了一口氣。
漢軍三路,南路最次,諸葛亮對於他器重的蜀漢徵東將軍陳到有著堅定不移的信心,認為其阻擋蒯良和黃忠完全是殺雞用宰牛刀,綽綽有餘。如今漢軍北路已被遏制。如今最擔心的就是中路,漢帝御駕親征的大軍。
……
黃昏,關城(陽安關口)。
如血的殘陽。餘暉斜斜的灑在關樓上,照在明晃晃的刀槍上熠熠生輝,關樓上守了一天的守軍將士也輕輕的吁了一口氣,臉上露出疲倦之色。
自從漢帝劉協徵蜀以來,關城就封了關門,禁止出入。守關將士更是日夜警惕,防止漢軍破了漢中之後。進攻此關,畢竟此關是霞萌關之前的一道屏障。
“敵軍來襲!”突然關樓上有守軍高聲驚叫。
眾將士急忙紛紛抬起頭來,眺望前方。
只見遠處天地相交之處,一抹黑線滾滾湧來,隱隱約約可以看出是大隊軍馬奔來。
“戒備,迎敵!速速去通知兩位小關將軍!”城樓上的守將厲聲高喊。
城樓上一片大亂,箭垛口搭滿了弓箭,一塊塊滾石和擂木推倒了女牆之下,城樓上的蜀軍迅速進入迎戰狀態。
幾個小校飛身下樓,縱馬奔往關內,通知關平、關索兄弟倆。
此處乃通往霞萌關之必經要道,諸葛亮不敢輕信他人,讓關二爺家兩位公子鎮守此關,足見重視。
煙塵滾滾,迎面而來的軍馬越來越近,逐漸顯露出真容。
這隊軍馬約五六千人,竟然都穿著蜀軍的衣甲,個個衣甲凌亂,風塵僕僕,隊伍全無陣型,旌旗倒卷,一窩蜂似的往關城奔來,一副丟盔棄甲吃了敗仗的模樣。
當先一名鬚髮灰白的老將,渾身是血的,倒拖著長刀,身後的披風斜斜的披著,似乎未繫緊快要掉落下來,顯得十分狼狽。
關樓上的守將滿臉驚訝的望著來將道:“是嚴老將軍,難道南鄭已破?”
對面的軍馬逐漸奔近城下,那名守將急忙喝道:“是我們的軍馬,不要放箭!”
嚴顏拖刀縱馬,疾奔到關樓之下,高聲喊道:“我乃鎮東將軍嚴
《三國之大帝無雙筆趣閣》 第三百零七章 智取關城(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