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4章 粉條作坊 (第1/2頁)

不會飛的倔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惠蘭和蘇圓圓剛躺在炕上沒一會兒,屋門口便響起了敲門聲。聲音不大,但足夠讓屋裡的人聽到。是蘇志昊跳進院子敲的門,故意控制著力道。

蘇安東父子走的時候就跟家裡人說好了,他們回來會在晚上回來。也不會弄出大動靜,以防引起旁人的注意。

這幾日,村裡若是有人問起父子二人的去向,蘇家人都會統一口徑的說,蘇安東帶著蘇志昊出門拜訪人去了。同蘇家一起來的那七戶,就是猜到了什麼,也不會跟村裡人說。

所以一聽房門的響聲,蘇家人便知道這是蘇安東父子回來了。

蘇安遠的反應最快,還得說這當過兵的人,反應就是比其他人快。

蘇安遠一開房門,藉著外面的月光看到了蘇志昊。

蘇家幾兄弟很是有默契,並沒有過多的交流。只是悄悄的把馬車趕進院門,再把糧食扛到了地窖。女眷也很有默契的沒有出聲,而是默默的躺在炕上等著幾人幹完活。

除了地窖裡面點了一盞油燈,幾人在室外並未拿照明的東西,就這麼摸黑幹著活。還好今天的月色很好,即使不照明,也完全看的到。若是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天色,恐怕不照明什麼也幹不了。

把糧食都扛進了地窖,便都回房睡覺了。另一屋的女眷,聽到了他們回房間的動靜,便放下了心,又重新睡下了。

第二日,蘇安東父子又趕著馬車出了村,去車馬行還馬車。

還完了馬車,父子二人又去磚窯訂了磚瓦。蘇安東是打算用磚瓦蓋粉條作坊的。蘇安東覺得做吃食的地方,還是儘量建得乾淨一些比較好。

除了粉條作坊,蘇家是打算建幾間磚瓦房的。

主要是蘇老太太覺得,不好讓夫妻倆總是分房間睡,時間長了不是個事,便打算再蓋幾間磚瓦房。

蘇圓圓的規劃是想給蘇家建一個兩進的四合院,她還畫了圖紙給眾人看。

蘇家的所有人看了都很喜歡,蘇老太太也很滿意,這樣的兩進四合院,房間是足夠用的。就是蘇安遠和蘇志誠都成親了也不怕。至於其他孫子都成親後房間怕是不夠住,這倒是不用擔心,因為蘇老太太覺得,蘇安東會在這個時間裡科舉成功。

蘇家按照蘇圓圓的圖紙,打算先建一排房子,剩下的等明年再建。

這一排房子開兩個門,每個門進去是三間房。中間的那間可以當會客室,書房用,左右的兩間便是臥室。這樣就有六間房,四間臥室了。

每間臥室都有一鋪火炕,屋內的牆建的也是火牆,這樣方便冬天取暖。

訂好了磚瓦,父子二人便回了家,回家後便加入了秋收的隊伍。

村子裡的人看到蘇秀才跟著其他人一起下地幹活,是有些吃驚的。在他們的認知裡,讀書人是不應該幹這些的。

蘇安東可不是他們眼中想的那種讀書人,在他眼裡,讀書人該乾的活照樣得幹。讀書可不是什麼活都不幹的藉口,讀書也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若是那樣死讀書,不說別的,科舉的策論怕是就寫不好。

第二日,書塾便開了學。蘇安東從他們交上來的作業便能看出,哪些人是回家幹了活的,哪些是沒有乾的。

蘇安東並未過多的說什麼,該說的他都已經說過了,怎麼做就看他們自己的意願了,他不會過多的干涉。

幾日以後,蘇家收完了地裡的紅薯土豆。

收完了地,蘇家便開始張羅著蓋房子了。不得不抓緊蓋了,主要是上凍以後就沒法挖地基,就不好蓋了。趁著現在天氣適宜,還是儘早蓋完的好。

蘇家是僱人蓋的,特意從外面找的泥瓦匠,除了泥瓦匠也在村裡僱了幾個人,都是相熟的人家。

粉條作坊特意鋪的磚地,家裡的房子倒是沒有鋪磚地,想著以後再鋪。

粉條作坊就蓋在了蘇家宅基地東側的那片荒地上,蘇家還在粉條作坊附近挖了好幾個地窖,用來裝收上來的土豆紅薯。

蘇家用土坯子在外圍砌了一圈的牆,把粉條作坊和地窖都圍在了裡面。這堵牆砌的很高,足有兩米高,上面還全部用樹枝豎著紮上了。這樣做,是想讓這堵牆不好翻。蘇安東想著,日後若是遇到賣碎瓷片的要買一些回來,插在牆上面。

粉條作坊建好以後,蘇家便開始招工,招的都是同來那七家的人。

那七家人知道以後很開心,他們就知道,跟在蘇家後面總是沒錯的。

蘇安東清楚,粉條的製作工藝很簡單,若是想一直隱藏下去怕是不易。他也沒想著要一直

《全家穿越古代全家流放邊關的小說》 第104章 粉條作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