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9部分 (第1/4頁)

死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掃過去,皇帝親征於否,亦是並不關係大局。當下各人俯身稱是,又討論得出徵細務,便是各自告辭而出。

趙桓一路奔波,原本極是疲憊,議政一天,眼看窗外夕陽照映,金光對映。精神卻覺爽利。當下站起身來,長長伸個懶腰,笑道:“朕議了一天的事,委實勞乏,不如出去走走到能消解些疲憊。”

他身邊帶得都是殿直侍衛。並沒有內侍宦官,聽得皇帝要出行宮散步,卻也都沒有什麼話說,當即便有人稟明殿帥折彥適,讓他去安排關防。

折彥適匆匆趕至。見趙桓興致勃勃,原本心裡頗是覺得皇帝多事,一心想勸說趙桓息事寧人的心思,只得又收了回去。他原是提舉皇城司,殿前都虞候,趙桓將整個宮室安危都交在他手中,此次御駕出巡,關防重任自然也是他的責任。御駕剛至,很多地方還需得重新佈置,偏生皇帝不省事。竟是突然想起出去遊玩!卻真教他有苦說不出來。

看到折彥適滿臉苦像,趙桓笑問道:“怎麼,殿前大將軍不樂意了?”

折彥適連忙低頭,答道:“臣怎敢。只是在想關防的事。一時失神,請陛下恕罪。”

趙桓灑然一笑,走近他身邊。拍拍他肩頭,笑道:“太原城附近全是駐軍,百姓極少,而且費倫的行人司早就盡派精英至此,一則是核查關防,二來也防止金兵細作。再加上虞允文等人做事精細,知道朕來,必定會早期準備,有這麼幾樣。還耽心什麼關防?”

折彥適低頭想了一回,也知道皇帝所言甚是有理。當下也是一笑,答道:“是臣太過多慮了一些。”

按著宋人習慣,原本在下午三點左右,就吃午飯,然後至夜後吃點小吃,不再吃飯。因為軍情緊急,趙桓召叢集臣將軍會議,由早至晚,此時已經大概是傍晚五六點地當口,仍然是水米未進,趙桓飢腸瑭轅,當下也不多說,帶著折彥適與十幾個護衛換過便服,便由後門出得轉運司衙門的庭院,幾個打頭的侍衛探頭探腦一番,眼見沒有礙眼的人物,嗯哨一聲,十餘人迅速出得後院小巷,融入了街道上的人群之中。

這太原城此時確實如趙桓所言,滿眼看過去,來來往往亂轉地人群中,十個有八個到是身著戎裝的軍人,甚至有不少副將級以上的軍官,肩帶輝煌,帶著衛兵從人,在城中四處遊走。而那些不著軍裝的,只怕還有更高階的軍官,換過常人衣服,出來消閒。

文心手打組zoom手打,僅供試閱,轉載請註明,同時請支援正版。

雖然都知道皇帝車駕已至,大戰在即,偏生在這個時候,所有地準備功夫已經做足,各人都是滿臉戰意,一腔熱血,只是正式的作戰命令還沒有下達,滿身的力氣都沒處使去,且又閒著沒事,只得都跑來這太原城內閒轉。

偏生此時城中又不比當年,雖然屢受兵火戰亂之災,這一番重建功夫卻是了得,百萬民供修築起城池內部,朝廷又深知太原要緊,除了遷回原本的居民外,又格外多遷富戶官員和武將世家至此居住,兩年功夫不到,城中四處繁華熱鬧,熙熙攘攘人群稠密,不但大復舊觀甚至還強過當年景象,軍人們平時駐紮在邊關險隘,很少能到城市,此時在城中吃喝遊玩,正是大戰前放鬆精神,只要不觸犯軍紀,卻也沒有人來多管。

趙桓一路行來,只見得行人不絕於途,酒招客棧更是密集如林,各式新奇貨物,珍奇果鮮,珠寶古玩,西域和海外諸國的貨物,林林總總,星羅棋佈。

宋朝商業之發達,在太原這樣一個軍事重鎮,仍然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再想想杭州、泉州、廣州等商業沿海城市,那種繁富發達,後人又豈能想見其萬一?光是泉州一地,去年來往有記錄的商船數量,足足超過了二十萬次,千年之後,這個城市又能恢復當年萬一之光彩?

趙桓並沒有刻意的去改大貿易力度,或是開發殖民海外,在這個時代,太嚴重的入超,只能使得海外諸國經濟崩潰,殺雞取卵,而以現在的航海技術和醫療條件,殖民海外所失遠大於得,太划不來。

只要宋朝能打敗北方遊牧民族地危脅,以充滿活力和進取精神,且又有成熟商業傳統,對海外貿易從不禁絕和牴觸的傳統,百年之後,宋朝自然會完成由內陸國家到海洋國家的轉變,這樣的過程,只是被北方的蠻夷所打斷,趙桓要做地,只是捍衛它可以有自由發展的軌跡,便已經足夠。

他原本一心想就近找個酒樓,當此夕陽西下,熱鬧紛呈之際,三十來歲,其實是兩世為人的他,卻難得有了孩童地心思,一心要在這充滿了宋人光輝的城市中,隨意的看看走走,不再想迫在眉

《清明上河圖科技藝術特展》 第1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