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7章 柳下尋陰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一百五十七節

山聞

尋柳愛涼陰,

幽蟬何處吟。

彩蝶花間往,

青山入鳥痕。

賞析:“尋柳愛涼陰”,詩人尋找柳樹,是因為喜愛那柳樹下的涼爽綠蔭。柳樹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象徵著柔美與堅韌,而涼陰則給人帶來舒適與寧靜。這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親近之感,也透露出他對寧靜環境的嚮往。在忙碌的生活中,人們往往渴望找到這樣一個可以躲避喧囂、享受清涼的地方,詩人的這種追求也引發了讀者內心深處對寧靜與美好的渴望。

“幽蟬何處吟”,緊接著詩人將目光投向了幽蟬。蟬鳴在夏日裡常常是一道獨特的風景,而 “幽蟬” 一詞則賦予了蟬一種神秘的色彩。詩人詢問幽蟬在何處吟唱,既是對蟬鳴聲音來源的好奇,也是對自然之聲的追尋。蟬鳴往往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能喚起人們對童年夏日的回憶。

“彩蝶花間往”,畫面中出現了彩蝶在花間飛舞的場景。彩蝶是美麗與自由的象徵,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給人帶來一種愉悅和歡快的感覺。這一景象不僅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彩,也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讚美和對自由的嚮往。

“青山入鳥痕”,青山是大自然的脊樑,它給人以穩重和堅定的感覺。而 “入鳥痕” 則描繪了飛鳥在青山之間飛翔留下的痕跡,這一畫面既展現了大自然的廣闊與壯美,也暗示了生命的不息與變化。

一千一百五十八節

落花心中怨,

秋風不肯眠。

輾轉無留意,

袖別彩雲間。

賞析:“落花心中怨”,將落花的哀怨展現。落花本是自然現象,然而詩人賦予其 “心中怨”,使落花具有了人的情感。這一怨,或許是對時光匆匆的不滿,美好的花期如此短暫,轉瞬即逝;或許是對命運的無奈,無法掌控自己的去留。

“秋風不肯眠”,將秋風擬人化,賦予其不肯入眠的性格特點。秋風通常被視為帶來蕭瑟與淒涼的力量,它無情地吹落花朵,讓生命走向凋零。“不肯眠” 則進一步強調了秋風的冷酷與執著,它似乎不知疲倦地肆虐著,不給落花一絲喘息的機會。

“輾轉無留意”,落花在秋風中輾轉飄零,毫無留戀之意。這裡的 “輾轉” 生動地表現出落花被秋風擺弄的命運,它們身不由己,四處飄蕩。而 “無留意” 則暗示了落花對自己命運的接受,雖然心中有怨,但也明白無法改變現實,只能隨波逐流。

“袖別彩雲間”,畫風突變,從哀怨的氛圍中跳出,展現出一種灑脫與淡然。詩人用 “袖別” 這個動作,彷彿在與落花的命運告別,也在與心中的哀怨告別。“彩雲間”渲染出一種高遠、美麗的意境,象徵著美好的嚮往與追求。表達了詩人在面對落花的哀怨和秋風的無情時,能夠放下煩惱,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態。

《新詩集》 第147章 柳下尋陰(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