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9章 心念嬋娟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二百零二節

客他鄉

客問他鄉明月前

一片悲心念嬋娟

昨夜清風今又在

此時身影亦孤單

賞析:“客問他鄉明月前”,“他鄉” 二字,暗示著遠離故鄉的漂泊之感,而 “明月前” 則為這個場景增添了一種靜謐又略帶憂傷的氛圍。明月在古詩中常常是思鄉的象徵,詩人在明月之前,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一片悲心念嬋娟”,“悲心” 直接表達出詩人內心的悲傷情緒。“念嬋娟” 中的 “嬋娟” 指代明月,進一步強調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明月成為了詩人情感的寄託,那一片悲痛的心念都繫於明月之上。這種思念是深沉的,明月見證著詩人在他鄉的孤獨與惆悵,詩人將內心的悲苦融入到對明月的思念之中,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

“昨夜清風今又在”,清風這一意象的出現,給詩增添了幾分靈動。清風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它不管人間的悲歡離合,昨夜存在,今日依然。它的永恆不變與詩人客居他鄉的漂泊不定形成鮮明對比。同時,清風的持續存在也暗示著詩人的孤獨之感是持續的,如同這清風一樣,日復一日地纏繞著他。

“此時身影亦孤單”,在他鄉明月下,有清風相伴,卻更顯身影的孤獨。全詩透過明月、清風等自然元素的烘托,深刻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的思鄉與孤獨之情。語言簡潔明瞭,情感真摯深沉,讓每一個有過漂泊經歷的人都能在詩中找到共鳴,體會到那種遠離故鄉的惆悵與落寞。

一千二百零三節

思君

一片清風醉人間

幾處飛花憐月前

日日思君君不見

滿城風雨共來還

賞析:“一片清風醉人間”,開卷以清風入筆,描繪出一種愜意、空靈的氛圍。清風本無形,但 “一片” 的量詞使用,讓清風彷彿有了具體的形態,它輕柔地拂過人間,“醉” 字更是賦予清風以人的情感和感染力,似乎清風在人間的遊走是一場沉醉的旅行。這不僅展現出大自然的美好,更暗示著一種閒適、悠然的心境。

“幾處飛花憐月前”,飛花與明月是古詩中常見的意象。飛花象徵著美好事物的飄零與短暫,幾處飛花在月前飛舞,“憐” 字將人的憐惜之情賦予飛花,彷彿飛花也有著對明月的眷戀。明月高懸,清冷而永恆,與短暫的飛花形成鮮明對比,在這種對比中,一種淡淡的哀愁悄然滋生,為下文的思念之情埋下伏筆。

“日日思君君不見”,情感在此處陡然一轉,由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轉入直接的抒情。“日日” 強調思念的持續不斷,思念之情如同涓涓細流,綿延不絕。然而 “君君不見” 又道出了思念的無奈與苦澀,詩人心中滿是對所思之人的想念,卻無法得見,這種反差加深了情感的濃度,使讀者能深切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煎熬。

“滿城風雨共來還”,滿城風雨,風雨交加的畫面既有一種磅礴的氣勢,又暗示著動盪與不安。“共來還” 三個字則有一種無奈的宿命感,風雨的到來無法阻擋,就如同思念的情緒難以抑制。風雨與思念相互映襯,風雨的喧囂更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孤獨與思念的深沉。

:()新詩仙

《新詩集》 第169章 心念嬋娟(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