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風波亂覺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二百五十節
相思決
碧水風波亂
相思不盡還
幾回逐幽夢
青雲何處遷
賞析:“碧水風波亂”,碧水本應是平靜如鏡,給人以寧靜之感,但此時卻風波亂起。這一景象既可以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寫,也可以象徵著詩人內心世界的不平靜。風波亂起的碧水,或許代表著詩人生活中的波折與動盪,又或許暗示著他內心的情感波瀾。
“相思不盡還”,直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核心 —— 相思之情。相思是一種深沉而持久的情感,它可以讓人牽腸掛肚,難以釋懷。“不盡還” 三個字更是強調了這種相思之情的綿延不絕。詩人的相思彷彿沒有盡頭,不斷地在心中迴盪。
“幾回逐幽夢”,幽夢往往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渴望與嚮往的體現。詩人幾回追逐幽夢,說明他在現實生活中未能得到滿足,只能在夢中尋找慰藉。逐夢的過程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迷茫,詩人不知道自己的幽夢究竟在何處,也不知道能否實現。這種對未來的迷茫和對夢想的追求,使詩中的情感更加複雜和深刻。
“青雲何處遷”,青雲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象徵著高遠的志向和美好的未來。詩人發出 “青雲何處遷” 的疑問,表達了他對自己未來的迷茫和擔憂。他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應該向何處去,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千二百五十一節
長天絕
花落芳菲歇,
恨與長天絕。
日日君不見,
處處賞殘缺。
賞析:“花落芳菲歇”,詩的開篇呈現出一幅令人嘆息的畫面。花朵的凋零,意味著美好的消逝,芳菲不再。這不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寫,更是一種象徵,象徵著生命的短暫與無常。花開花落是自然的迴圈,但在詩人的眼中,卻引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花落之時,彷彿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充滿了落寞與寂靜。
“恨與長天絕”,將詩人內心的情感推向了一個高峰。恨,是一種強烈的情感,它包含著痛苦、失望、無奈等多種複雜的情緒。而 “與長天絕” 則更加凸顯了這種恨的深沉與無盡。長天廣闊無垠,恨與之相絕,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如同廣闊的天空一般無法測量,無法消解。這種強烈的情感表達,讓人深刻地感受到詩人內心的痛苦與掙扎。可能是因為思念之人的離去,可能是因為無法實現的願望,這種恨在詩人的心中不斷蔓延,無法釋懷。
“日日君不見,處處賞殘缺”,進一步深化了詩人的哀愁與思念。日日不見思念之人,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每一天的等待都變成了一種煎熬,而這種等待卻似乎沒有盡頭。“處處賞殘缺” 則更加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與失落。在沒有思念之人的世界裡,一切都變得不完整,處處都是殘缺的景象。詩人眼中的世界因為思念之人的缺席而失去了光彩,只剩下無盡的孤獨和哀愁。
:()新詩仙
《新詩集》 第193章 風波亂覺(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