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7章 花落殘身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二百五十八節

相思決

深秋月無痕

花落往殘身

孤鴉含聲往

相思臨

賞析:“深秋月無痕”,秋月高懸於夜空,本應是清冷而引人注目的,但這裡卻說月無痕。“無痕” 二字渲染出一種空靈、靜謐的氛圍,彷彿月亮的光輝輕柔地灑下,卻沒有在世間留下任何明顯的痕跡。這既表現出秋夜的寧靜深遠,又暗示著一種時光悄然流逝卻不著痕跡的惆悵。深秋月夜,往往容易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思,在這寂靜無聲的環境裡,思緒開始蔓延。

“花落往殘身”,當目光從天空轉向地面,看到的是花落的景象。深秋時節,花朵凋零,殘敗的花瓣飄落,象徵著美好事物的消逝。“往殘身” 形象地描繪出花朵曾經嬌豔如今卻殘破的狀態,讓人不禁聯想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花落不僅是自然現象,更觸動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琴絃,引發了對時光易逝、容顏易老等問題的感慨,同時也可能暗示著一段美好經歷或情感的結束。

“孤鴉含聲往”,孤鴉的出現為畫面增添了一份孤寂與淒涼。烏鴉在傳統文化中常帶有哀傷的色彩,一隻孤鴉在天空中飛行,嘴裡似乎含著未發出的聲音。它孤獨地前行,不知飛向何方,如同詩人在茫茫人世間的孤獨漂泊。那含而未發的聲,或許是它內心的悲啼,又或許是詩人心中壓抑的情感。

“相思臨”,隨著夜晚入夢,相思如潮水般湧來。在這清冷的深秋之夜,詩人的思念之情愈發濃烈。夢是情感的寄託之所,相思在夢中來臨,說明這份情感在白天被壓抑,只能在夜晚的夢境中釋放。這裡的相思可能是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對愛人的眷戀,亦或是對逝去時光中美好事物的懷念。

一千二百五十九節

相思

相思愁夜多

客起衣衫薄

落花遷寒處

飛鳥不見挪

賞析:“相思愁夜多”,夜晚,萬籟俱寂之時,人的思緒往往最為活躍,心中的情感也如同潮水般湧來。相思是一種苦澀而又甜蜜的情感,它讓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詩人用 “愁夜多” 三個字,生動地描繪出了因相思而度過的一個個漫長而憂愁的夜晚。每

“客起衣衫薄”,客人在夜裡起身,感覺到衣衫單薄。這裡不僅僅是對身體寒冷的描寫,更是一種內心孤獨和淒涼的外在體現。遠離家鄉,身處異地,沒有溫暖的依靠,只有自己在這清冷的夜裡獨自面對。衣衫薄,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孤獨無助,也與他內心的相思之苦相互映襯。

“落花遷寒處”,落花是一種常見的詩歌意象,代表著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時光的流逝。落花飄向寒冷之處,更增添了一種淒涼和無奈之感。花朵曾經嬌豔,如今卻在寒風中飄零,這象徵著人生的起伏和命運的無常。詩人看到落花遷寒,聯想到自己的境遇,或許也是如落花一般,漂泊不定,在寒冷的世界裡獨自掙扎。

“飛鳥不見挪”,飛鳥在詩中常常象徵著自由或者希望,然而這裡的飛鳥不見挪動。這一景象給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種壓抑和沉悶的氛圍。飛鳥的靜止,彷彿時間也停滯了一般,更加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孤寂。詩人在相思的痛苦中,望著那一動不動的飛鳥,感覺自己也像被束縛住了一樣,無法掙脫情感的牢籠,只能沉浸在這無盡的哀愁之中。

:()新詩仙

《新詩集》 第197章 花落殘身(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