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34章 落花寫愁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三百三十二節

春行

一片相思會無聲

往來飛燕悠悠行

明月枝頭聞心意

幾回花落攜愁生

賞析:“一片相思會無聲”,相思往往是深沉而內斂的情感,難以用言語表達,這裡的

“會無聲”

恰如其分地描繪出相思的特質。它不是喧囂的呼喊,而是在內心深處默默湧動的情感之流。這種無聲的相思,更具感染力,讓人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柔軟與深情。

“往來飛燕悠悠行”,飛燕的出現為詩歌增添了一份靈動與生機。飛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往來穿梭,給人一種悠然自得的感覺。然而,在詩人的眼中,飛燕的悠悠之行或許也勾起了對遠方某人的思念。飛燕的自由與詩人內心的牽掛形成鮮明對比,更加凸顯了相思之苦。同時,飛燕也可能象徵著希望與傳遞,詩人或許希望飛燕能將自己的思念帶給遠方的人。

“明月枝頭聞心意”,明月高懸在枝頭,彷彿能聽到詩人的心意。明月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常常是思念的象徵,它的皎潔與清冷,與詩人的相思之情相得益彰。枝頭則是一個具體的場景,將明月與詩人的情感聯絡在一起。詩人在明月下,將自己的心意傾訴出來,希望明月能將這份情感傳遞給思念的人。

“幾回花落攜愁生”,花落是一種美麗而憂傷的景象,它象徵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幾回”

強調了花落的頻繁,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不斷滋生。花落之時,詩人的愁緒也隨之而生,這種愁不僅僅是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更是對思念之人的牽掛與擔憂。花落攜愁,將自然景象與詩人的情感完美融合,使詩歌的哀愁氛圍更加濃郁。

一千三百三十三節

花間寄

飛鳥盡長空

明月一方寧

花間憶往事

柳下寄真情

賞析:“飛鳥盡長空”,飛鳥在長空之中遠去,直至消失不見,給人一種自由、高遠的感覺。長空代表著廣闊的天地,飛鳥的離去象徵著對自由的追求和對未知的探索。

“明月一方寧”,明月高懸,照亮了一方天地,帶來了寧靜與安詳。明月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象徵著團圓、思念和美好的情感。在這裡,明月的寧靜與飛鳥的遠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動一靜之間,更加凸顯了這份寧靜的珍貴。明月的光輝灑在大地上,讓人感受到一種平和與安寧,彷彿所有的煩惱都在這一刻消散。

“花間憶往事”,詩人將目光從長空和明月轉向了花間。花間是一個充滿詩意和浪漫的地方,在這裡,詩人回憶起往事。往事如煙,卻又歷歷在目,那些美好的瞬間在花間的映襯下更加令人難忘。花間憶往事,既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也體現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柳下寄真情”,柳是一種富有柔情的植物,常常與離別、思念等情感聯絡在一起。在柳下,詩人寄託著自己的真情。這份真情可能是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對朋友的牽掛,或者是對愛人的眷戀。

《新詩集》 第234章 落花寫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