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細思愁不飲 (第1/2頁)

彌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在大宋破案強國[七五]》最快更新 [aishu55.cc]

17 細思愁不飲

圍觀的外人都被遣散,江臨掃視著現場的狼藉一片。

門外的插花被夥計們在慌亂間撞翻在地,大門被暴力破開,門閂脫落了一半。

死者踩著的圓木凳子翻倒在地,用來擋門的書櫃、木箱和置衣架子被撞得橫七豎八,半截蠟燭掉在地上。

屋內唯一的窗戶被銅鎖釦著,上面熟悉的刻印令江臨的眼有一瞬間的刺痛。

江臨將沒有早點發現這一細節的懊惱暫時擱下,繼續仔細地檢查著屋內的角角落落。

夥計們已經截了懸樑的繩索,將彭掌櫃的屍體放了下來。被分成兩段的麻繩一半被死綁在房梁之上,另一端打了個單套環束在死者的脖頸上。

死者長髮披散,圓目欲裂,身上沒有掙扎打鬥的痕跡,脖頸上只有一道清晰分明的勒痕。

“死者彭玉,男,襄州蘭濱人士,年三十一,是平安酒館的掌櫃,與陳知府和路平都是同鄉。今日酉時許,兩名夥計親眼看到死者在屋內懸樑的投影,二人想要阻止,卻撞不開門。待他們叫來幫手撞開門後,死者已經沒了氣息,只留牆上的……”

四人齊聚案發現場,謝齡簡單總結了一下發現彭掌櫃屍體的過程。他不敢將目光落在牆上,放輕了聲音繼續道:“……只留牆上的三個血字。”

展昭和白玉堂抬眼看去,只見牆上由鮮血書成的“陳景玥”三字。

那字形蜿蜒扭曲,似藏著無限怨恨。

不用再寫其他,只將陳知府的名諱留在此處,便能讓人展開無限聯想。

謝齡拿出一張殘破的薄紙,道:“這是捕快從死者懷中搜出的半張訴狀,筆跡已確認與死者一致。訴狀上面說路平之死並不是意外,而是與陳知府有關,還說陳知府尋到的月華明珠也是從路平那裡搶的……”

終於有簡單直接的線索指向了路平,江臨立即接過那薄紙細細看來。

那訴狀沒有說路平是如何獲得那月華明珠的,只說他得了明珠以後,自以為發了筆橫財,想要將寶物售賣出去。

卻不想中間被陳知府及其下人於良聽去了他得了明珠一事,二人起了殺人越貨的心思,遂將路平殘忍殺害,奪走了月華明珠。

江臨只知道月華明珠是陳知府獻與官家祭祀的重要祭品,確實不知對方得到明珠的手段。

但這訴狀只論了緣由,卻少了闡述證據、落款日期的那半截,完全無法證明月華明珠曾為路平所有。

想來連大理寺最好的仵作都說路平的死是意外,或許就是因為找不到證據,這張訴狀才終究沒有被遞到官府裡去。

彭掌櫃與路平是同鄉,有可能是路平當年與陳知府鬥毆時,把路平接出了衙門的人。

即便只看他為路平寫下的這封訴狀,也能證明二人交情匪淺。

或許這就是彭掌櫃對陳知府的恨意之源,也是他的殺人動機。

謝齡還補充道:“而且,捕快們剛剛在平安酒館的後院馬廄裡挖出了一條細犬的屍體,大約死了三到五日……”

死亡時間恰好能與案發日期對上號,這條細犬就很有可能是被用來破壞屍體的那隻。

展昭眸光微動。

……明確的殺人動機、疑似畏罪的行為和確鑿的物證都有了,難道這個彭玉就是殺害陳知府的兇手?

“那踏雪堂的匕首又要怎麼解釋?”展昭是正在心裡默默地想,真正將這個問題問出口的人是白玉堂。

白玉堂原本就沒怎麼跟進江臨的調查進度,什麼都敢問敢說。他道:“動機和物證來得突兀,人也死得這樣湊巧,我怎麼覺得這彭掌櫃是真兇的替罪羊呢?”

謝齡猶豫道:“可江少丞和下官,還有店裡的兩個夥計都看見了彭掌櫃懸樑的那一幕啊。”

“你們騎在馬上匆匆看了一眼,說不定是看錯了呢?我感覺這事兒就是不對。”白玉堂耍賴似的說著,卻得到了江臨的附和。

“確實不對。”江臨指尖擦過門口地上的一片粉跡,將那粉末放在稍遠的地方聞了聞,道,“很刺鼻的香氣,這是什麼?”

展昭聞言上前,越辨別眉頭鎖得越深。他道:“是迷魂散。為什麼這裡會出現這種東西?”

白玉堂一聽,頓時燃起了些破案的興奮勁兒,說:“肯定是有人把它用在了彭掌櫃身上啊。看來這案子真不是自殺,那兩個夥計呢?讓他們來仔細說說到底看到了什麼畫

《我在大宋破案強國60》 細思愁不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