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欲把西湖比西子第二百五章 大帝難當 (第1/2頁)
三戒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陰沉沉的,空氣潮溼的能擰出水來,溼漉漉的空氣從玄武湖上吹來,讓儀天殿中批閱奏章的永樂皇帝,感到渾身不舒服。
身上黏糊糊還在其次,常年出塞征戰、爬冰臥雪患上的痺症,才是皇帝難受的主因。所謂痺症就是風溼病,已經摺磨他多年。不發病時,五十開外的大明皇帝依然健壯似牛,步履如飛,一旦發病,就四肢痛脹、不能隨意屈伸,十分痛苦。
金陵地處江淮,每年初夏都會進入綿長的梅雨季節,氣候潮溼無比,皇帝的痺症往往都會復發,全身關節疼痛、以致徹夜不眠,白日倦怠,卻仍堅持日理萬機不輟,只是難免脾氣暴躁。
朱棣背靠著大枕,倚在榻上,兩個御藥房的宦官跪在榻下,用高超的手法為他按摩雙腿,緩解疼痛,這樣朱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處理這個帝國的軍政大事。
沒辦法,大明朝萬方億民,災害仍頻、四邊有事,每日報到朝廷的文書何止萬份。雖然朝廷裡有六部五軍的文臣武將各司其職,但大明朝沒有宰相,軍政權柄盡在皇帝一人之手,所有決策都需要皇帝來做,相應的,所有的事情,皇帝都需要知道,說是日理萬機,一點都不誇張。
但朱棣並沒有撂挑子的念頭,因為這副擔子他父皇挑得動,他便咬牙也要挑下去這是他一生追求的證明自己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君王,證明父皇當初沒有自己,而是選了允炕那個黃口小兒繼承皇位,是個天大的錯誤
為此,他寧願放棄一切安逸享樂,將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他的帝國中。登極十年來,他數度親征漠北,派大軍收復交趾,於東北設奴兒于都司,西北設哈密三衛,開疆拓土萬里如虎他還編修《永樂大典》、文治煌煌疏浚京杭大運河、溝通帝國南北派鄭和下西洋,引萬邦來朝
他早已證明,自己的能力比侄兒強之百倍,比如令建文談之色變,最終大敗虧輸的削藩,朱棣卻於談笑間便處理得當,解除了這一肘腋之患。但是他又有些過猶不及了……他太迫切想證明自己,步子邁得太快、攤子鋪得太大,以至國強民困、四方多事,國家並沒有因為他的昃食宵衣而政通人和,反而問題越來越多、氣氛越來越緊張,讓皇帝始終不得休息……
這種情況下,的幾位大學士,只能儘量替皇帝減輕負擔,他們用標籤標記奏章中的主要部分,這樣朱棣可以不用看前後的廢話,節省大量的精力用於決策。而且大學士預覽了奏章,也能提前做好功課,皇帝垂詢時有的放矢,將顧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朱棣對內閣的工作滿意極了,楊榮楊士奇金幼孜等人在中的地位,也水漲船高,無論內政外情,皇帝都會與他們商量。
這會兒,在儀天殿當值的是楊榮,因為皇帝龍體實在不適,楊榮便將奏章節略讀給他聽:
“甘肅總兵宋琥奏報,前番征剿叛番,先後擒獲酋長八爾思、朵羅歹等,別遣土官李英防野馬川。時遇涼州酋老的罕叛去,都指揮何銘追捕戰死。李英追殲,盡俘其眾,惟老的罕遁走赤斤蒙左衛,被衛指揮僉事塔力尼匿藏。二人擔憂寇首不除,將為邊患,請皇上批准他們對塔力尼用兵,迫其交出老的罕。”
唸完之後,楊榮便保持安靜,因為病痛讓皇帝思考的時間變長,而且宋琥還是皇帝的女婿,更是他不好插嘴的。
好一會兒,朱棣才緩緩問道:“李彬怎麼沒有聯名?”甘肅是朝廷西北重鎮,除了備邊之外,還肩負著經略歸降的蒙古各部的職責……朱棣對蒙古各部,也不是一味趕盡殺絕,而是恩威並施,能招降的招降,招降不了的才用兵甘肅寧夏一帶,就是朱棣內附內蒙各部之處,保證他們不復叛亂、甚至成為大明的臂助,是朝廷邊防的重點。現在由豐城侯李彬和甘肅總兵宋琥負責。
“豐城侯的看法……和駙馬。”楊榮輕聲道。宋琥是勳貴之後,尚朱棣三女安成公主,故而楊榮稱之為駙馬。
“怎麼講?”朱棣眉頭微蹙道。
“豐城侯言遠餉難繼,宜緩圖之。”顯然,豐城侯李彬也有奏章同時送來了。
“原來是不下,把筆墨官司打到朕這兒來了。”朱棣哼一聲道:“這是第幾回了?看來這倆人,真是尿不到一壺裡。”
“駙馬年輕勇銳,豐城侯持重穩健,看法想做實屬正常。”楊榮輕聲道。
“你不用替我那女婿說話,這小子就是個不長進的混賬”朱棣卻生氣道:“朕讓他承襲他爹的甘肅總兵一職,不過因為他是駙馬,而是讓內附的各部放心,朝廷的方略不會變本來他只需蕭規曹隨、與民休息,便可安穩。誰知這小子心高氣傲、總想建功立業朕這才派了
《大官人三戒大師新筆趣閣》 第四卷 欲把西湖比西子第二百五章 大帝難當(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