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1頁 (第1/2頁)

昔我晚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有在沈家勢力盤踞的地方,大力推動醫療,教育,這等大氣恢弘手段讓人難以想象居然出自一女子之手。可以說沈錦榮顛覆了世人對女子的以往看法,讓人難以將她視為尋常之人。沈錦榮在已經到來的亂世群雄爭霸角鬥的出場亦不簡單,拿出了馬鈴薯,玉米兩樣海外作物,以其驚人的產量震撼世人。民以食為天,沈家女沈錦榮此舉功在千秋,當得萬人敬仰。而且沈錦榮並不只留做自家地盤使用這些作物,而是費家族人力物力令它傳到天下各地,福澤萬民。從此,沈錦榮之名傳遍天下,不僅只代表沈家女一個身份,而且賜福世人,心懷天下,憐憫仁善。沈家,蕭約看著手上的一沓寫滿了情報的紙張,“各地沈家的商行都傳來訊息說,許多窮苦人家都為你立了長生牌位。”“這種意料之中的事就不用說了。”錦榮淡淡瞥了他一眼道。別人以她的女子身份攻訐於她,她就用功在千秋的名聲將這些罵聲和阻礙沖垮。“你就不怕名聲太重,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蕭約半是調侃半是告誡地道。“沒關係,再高調的名聲我也擔得起。”錦榮坦然而自信地道。這種坦然和自信是憑藉著她的能力還有努力撐起來的,所以她毫不畏懼。能在這個時代弄來馬鈴薯和土豆,雖是僥倖,但背後也付出了她不少的心血。過去為了給沈家留後路兼賺錢,開展了海上貿易,錦榮決定參與爭逐天下後,就立刻命人在海外搜尋這兩樣東西。開通海路,敢做到這麼徹底大膽,沈家也算是開天闢地頭一人了,在嚐到大甜頭,也不吃獨食,拉攏了天下其他商戶一起做,目的不只為了賺錢,也是為了把他們也都給綁到沈家這條船上,錦榮想要掌控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也不是沒人看出她的野心和其中的利害之處,不過海上貿易帶來的鉅富矇蔽了很多人的眼睛,甘心跟著沈家走。更重要的是皇權衰弱,沈家成勢後再難動得了,也對沈家這些動作無法遏止。錦榮簡直愛死了這個皇權已壓不住底下蠢蠢欲動的野心,亂世群雄將起的時代,因為它讓這個帝國充滿了無限的可能。包括錦榮。錦榮正興致勃勃地謀劃造反一事時,見證了她這三年所為的蕭約也在心中感嘆,即便早有意料,但沈錦榮的許多計劃還是讓他嘖嘖稱歎啊。好在,他也不算選錯了人。蕭約初次見到沈錦榮是在花燈會上,她就坐在笑呵呵的沈父肩頭,不哭不鬧,也不被旁邊顏色鮮豔的花燈所吸引。當時蕭約就覺得此女不凡,再仔細一看她的面相,心中一驚,鳳生龍相,日後貴極至尊。蕭約自幼學習相面之術,且為師門中的天才人物,今日不過閒雲野鶴,遊走至此地,居然就碰到了這樣的面相。他的師門從未見過這樣的面相,蕭約一邊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一邊又躍躍欲試,想看看這小姑娘日後是否會如他所預測的一般,登上至尊之位。於是 女皇篇又是三年一過,天下的形勢已漸漸明顯,大楚皇室名存實亡,世家門閥佔據南方,且經營良久根基深厚難以動搖。都城長安一帶由諸侯掌控,協天子匡扶朝政治更名正言順。西北有前大將軍徐渭,手握兵權,徐家軍悍勇,實力最強。但為了以防北邊戎狄借中原內亂趁機來襲,所以一直死守西北涼州一帶,難以參與中原諸雄爭霸之中。東部一帶以沈家勢力最盛,雖然是幾方勢力中根基最淺,實力稍弱的,但沈家最大的優勢便是錢財,幾乎掌控了天下近八成的經濟命脈。各方豪雄雖有心防範其他勢力的打探,但也避不了商人的南來北往,只要沈家一句話,天下的米價鹽價就能變。即便已經開展種植馬鈴薯和玉米了,但米鹽依舊是重中之重,民之根基。沈家家主沈虔早已讓權給了女兒,專心去賺錢供女兒造反起事了。沈家又在沈錦榮的幾番謀劃之下,奪下了大片東南之地,之後就安心發展自己的地盤。以發展教育,訓練軍隊為主。錦榮也不免慶幸上一世因為家庭的緣故,在部隊經過專門訓練,尤其是後期林老爺子生怕她死在了那地方,連特種部隊都讓她待了一段時間,槍械也親自學過組裝,大炮這些重型軍事武器也參觀過。還在非洲那樣混亂暴動的地方經歷過槍林彈火的洗禮,知道如何在最艱苦的條件下製造普通炸藥和地雷。錦榮按著新式軍隊的方式訓練著沈家軍,在最短的時間裡提升沈家軍的戰鬥力,又給家族工匠提供了現代的火藥製作方子,讓他們進一步研製,有成果者厚賞。如果說訓練軍隊和研發火器還只是在暗地裡行動,那麼大力發展教育就是坦然擺在世人面前了。錦榮毫不吝惜錢財,大建學堂,免費讓寒門子弟求學,甚至以獎勵的形式提供食宿,除此之外,還蒐集天下孤本古籍,經書典籍,建立藏書樓,供讀書人翻閱抄寫。錦榮為的就是得到百姓的認同感,以及掌控輿論。讓普通百姓們吃飽肚子的確會讓他們感激一時,但真正讓他們認同

《快穿富貴榮華下載txt》 第21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