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開爐鍊鐵,鍊鐵成鋼 (第1/2頁)
天工造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冶鐵作坊終於開動了,大柳村的地界上,十幾米米的一座高爐霸體而起,粗達三米,密密麻麻的工人全都熱切的看著這座高爐。
未央滿意的看著自己親自設計的高爐,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這座高爐一次大約鍊鐵兩千方上下,比起後世動不動數萬的高爐那是沒有可比『性』,但是在大宋的地界,這就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鋼鐵這個東西,無論是在什麼時代,都是絕對的戰略物資,無論是製作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是用來打造鎧甲兵器,都缺少不了鋼鐵。
未央的錦衣衛雖然成立了不少時間,但是除了練兵,就是練兵,因為伙食好的問題,又不缺肉食,一個個如同牛犢子似的,但是就是缺少兵器鎧甲,杜家的子弟是有兵器的,但是也沒有達到人手一把的程度,最好的便是杜鵬程兄弟的馬槊。
馬槊是個好東西,上等馬槊,往往使用柘木,柘木——又名桑柘木,是桑木之中名貴的一種,被視為槊的首選,其硬度與柔韌度均極其出『色』,柘木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杜家馬槊那是祖上傳下來的,是最頂尖的寶貝,保養得當,所以威力不凡,但是這玩意早起來耗時費力,而且一旦損傷,那就是永久『性』的。
錦衣衛以後是要上戰場的,未央已經把錦衣衛細分為重騎、輕騎兩種。
錦衣衛沒有步兵,全部都是騎兵,重騎兵以弗里斯蘭馬為坐騎,能撐的住一身裝備,輕騎兵以阿拉伯馬為坐騎,來去如風,攻城掠地如同無物。
想錦衣衛也是堂堂大宋正規軍,如今竟然連人手一柄大刀都配不齊,未央覺得老臉沒有地方擱了。
高爐是未央最看重的事情,無論是風箱,還是出風口、進風口,每一個細節,都考慮的面面俱到,有些東西這個大宋的匠人們還沒有發明出來,比如風箱,用的還是老式的往復式風箱,費時費力不說,效率還不高,未央直接就發明了水力風箱,好在大柳村附近的一條入海河雖然小了點,但是動力十足,用來鍊鐵,一點難度都沒有。
還有就是燃料的問題,古代的燃料,要麼是木材,要麼是木材燒成的炭。
鍊鐵一般都是用炭,但是這玩意太貴,未央雖然小有餘財,但是也耗費不起。
所以他促生了另一項產業,煤炭!
大宋管煤炭叫石炭,石炭鍊鐵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柳柳老大卻直接搖頭道:“未公,石炭雖然可以鍊鐵,但是煉出來的鐵,用來造鋤頭菜刀還行,用來打造兵器鎧甲,卻是太脆了,鐵質不好,豈不是害了大傢伙,這事不成。”
未央嘿嘿一笑,小爺腦子裡裝了幾千年的尖端科技,要是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枉為穿越者。
“石炭有毒,乃是眾所周知,用來鍊鐵,鐵質清脆,但是若是把石炭之中的毒素清除,卻是絕佳的燃料。”
未央拉拉雜雜把煉製焦炭的方法說了一遍,順便還講了講煤球的原理,這也是一條來錢的路子不是?錢多了不燒手!
柳老大將信將疑,試驗過後,對未央驚為天人,直呼公子大才,天下少有!
未央出資直接買下了蓬萊的一處石炭礦,雖然產量不高,但是現在只能如此了,登州境內的石炭礦已經在他的目標之內了,未來無論是煤球還是焦炭,都不會短缺,畢竟登州境內,還是有幾個大礦的。
高爐之前,所有人都期待的看著未央,能不能一舉功成,就看這一把火了。
未央高高舉起火把,奮力把火把扔入點火口,早就各就各位的工人,便開始忙活了起來。
“出鐵了!出
《執宰大明百度百科》 第74章 開爐鍊鐵,鍊鐵成鋼(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