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3章 海戰 (第1/2頁)

草原戰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地中海

馬其頓海軍與迦太基海軍進行過多次中高強度的海上交鋒。海戰往往都打得十分激烈,基本全是小型快速的戰鬥。

這倒是個有趣的現象,兩個海上強國交戰,本會發生大規模決戰,氣勢恢弘。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大型海戰?

不。誰又捨得在這個時候冒險,賭注是快速調兵運輸的後盾能力。

艦隊還是用來完成快速部署的任務為好。這一點大家就像達成共識似的。

兩國一直以來友好相處,彼此防範稀疏。突然轉入戰爭狀態,西地中海對於兩國防線來說成為一片廣闊的軍事區空白。雙方又皆為海軍強國。因此,戰爭開始後大家都在調運部署軍力,忙得不可開交。

隨著海上交鋒愈演愈烈,兩邊艦隊集中起來,以大編隊出海行動。海戰才洋洋灑灑拉開序幕。

馬其頓發展海軍重視戰船機動與速度方面的技術;迦太基則注重艦船的防護與構造。所以一方快速輕巧,另一方笨重厚實。馬其頓海軍戰術多變,迦太基一方全軍進退,穩中求進。

馬其頓海軍中戰艦居多,佔到70%左右的比例。迦太基的艦隊更偏重運輸船,戰艦比例53%。雖然迦太基人的船隻數量更多,但馬其頓海上力量軍事化更高。不過這還不是主導海戰勝負的主要因素。

論海戰經驗,雙方並沒有差距。迦太基從腓尼基獨立後,先後與埃及人、努米底亞人、希臘人、羅馬人的海軍交過手,可謂經驗豐富。馬其頓海軍是在強烈需求中成長髮展起來的,同時也是在鐵血戰鬥中練就而成。

迦太基就像一個出生在優越家庭的公子哥,在資金充裕的環境中,一路發展的順風順水。

馬其頓就像個勤勞的小蜜蜂,有時碰的頭破血流,卻倔強地不肯服輸。在逆境中磨練,在鮮血與淚水中成人。

迦太基人自稱高貴,養尊處優中不知所以。

馬其頓人在“亞德里亞血色港灣”中,嚐到疼痛入骨的教訓,從“羅馬老師”那練就了戰無不勝的能力。

他們贏得主動的訣竅就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他們的艦隊形散神聚,敵人雖全軍進退但形聚神散。他們作戰的原則:“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進攻時善用包抄,勇於追趕。力求擊沉敵艦。

因此在戰火連天的西地中海上,馬其頓海軍愈戰愈強,開始掌握主動。迦太基艦船的損失直線上升。

不過海軍的作用始終侷限於水上,馬其頓能拿穩海戰主要還是靠強大的陸軍。一旦攻克港口,敵人就會缺失一個沿海立足點,這樣才是最致命的打擊。馬其頓海陸結合,相互配合,遙相呼應。發揮出最大的效率。

波達雷里奧斯接到前線的戰報,依然沉穩。因為這只不過是按照他初期制定的計劃發展罷了,他充分辯證過海上優勢與陸地快攻的方法。現在用事實證明了他戰略戰術的有效性。

北非

“閃電風暴”以來,馬其頓大軍披荊斬棘,在非洲陸地上展開凌厲攻勢。國王已經有了進軍阿非利加,攻打迦太基城的打算。

佔領瑟塔後阿洛尤斯並不滿足,他才剛剛嚐到那種攻城略地的甜美感覺,或者說是他的戰爭毒癮。接下來,他依然執意要打先鋒,於是第二十四羅馬軍團乘船東進,直接探到了努米底亞最東邊。

西斯的無敵軍團緊隨其後,不過他們走的是陸路。

此時,常年“扎到花堆裡耕耘”的國王身體大不如前,一登上努米底亞炎熱的沙灘,阿洛尤斯就感到不適。開始還硬掙扎,帶隊走了半天。北非的夏日真是酷暑難耐,大家都覺得不舒服。

“這裡又幹又熱,嗓子都冒煙了。”

“腳底好燙,渾身不舒服。”

“這鬼地方,有什麼好打的。”

“迦太基佬都不是正常人。”

有不少士兵抱怨著。

沙漠中烈日炎炎,好乾,好渴,好熱。

阿洛尤斯一陣目眩,蹬時眼前黑乎乎的。

衛兵們眼看著國王,撲通一聲栽倒下馬。軍隊停止前進,很多人回頭顧盼。

肅然有序的部隊突然鬆散起來,交頭接耳,不知何事。

“陛下,陛下。”

眾人圍住國王,給他遮陽。

御醫三步並作兩步跑過來,趕忙檢視情況。

就在大家忙忙亂亂不知所措之際,遠處一人一騎急急趕來。那人顯得十分單薄,在馬上被顛簸得飄搖不定。

“發現敵

《馬其頓軍》 第163章 海戰(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