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古代狀元郎的含金量(一) (第1/2頁)
上古青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新的一天到來,天幕按時開啟。
(影片開始)
古代狀元的含金量!!!
【臨近高考,就有很多同學會問我:星星古代狀元是真的有水平嗎?古代狀元的水平放現代他是啥樣的等等,這樣的問題。
哦,都這麼有實力的嗎?都敢想狀元的事情了?】
〈他好像在嘲諷我,但他嘲諷對了〉
〈誰每天不做個白日夢〉
〈我永遠是清北得不到的學生〉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五六百位狀元,其中有些狀元還是我們的熟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唐朝著名躺平田園詩人王維是狀元,南宋的最後一位忠臣文天祥也是狀元,精通楷書和顏真卿齊名的柳公權還是狀元。
咦,這是狀元在高考時好像也是熟人哦】
〈必考啊〉
〈十分懷念背這些古人生平的時候〉
〈幸好我畢業了〉
—————————————————
為何要去背誦那些人的生平呢?這讓各個朝代的老百姓都摸不著頭腦,就連天幕中被提及到的那些人自己也覺得十分詫異。
他們想不通,這些後世人為什麼要背自己生平,甚至熟記於心。
難道我們之後的人生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還是說其中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眾人紛紛猜測起來,但始終找不到一個確切的答案。
————————————————
【要想知道狀元多有含金量,我們可以先看一下他們的卷子,這是目前中國大陸上唯一的一本明代狀元卷真跡,卷子上第一甲第一名這六個字是明朝萬曆皇帝的親筆,卷子的主人是明代狀元趙秉忠。
整份卷子2460字,用館閣體寫成,這種考試得在一天內把卷子寫出來,整份卷子由三層宣紙裝裱,有33米長,從物理意義上,這份卷子的藝術成分就有兩層樓那麼高】
〈我靠,這字牛批,比得上印刷字了〉
〈我寫的字跟狗爬似的〉
【這位仁兄,15歲的補府學生,24歲中舉人,明萬曆年二十六年25歲的他參加殿試就一舉考取了第一,成為了狀元,金榜題名】
【誒,不要看我說的那麼順口,其實科舉考試每個步驟都被當時的政府做成了地獄難度。
中國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延續了1300多年,其中公元1370年朱元璋開始人才擴招計劃後,科舉考試開始逐步變得成熟完善。
然而即使完善了,仍然很難,首先有一部分人完全考不了,明朝規定:罷閒官吏,倡優之家和一些其他情況的不得參加考試。
簡單理解就是有案底的,戲子,關係戶,父母去世在家守喪的都不能考】
【科舉第一關叫做童試,其中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童試的時候,明代是由提學官主持,清代是由學政主持。
但考到最後誰來管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單單童試裡面,最開始的縣試透過率大概就只有10,九成以上的考生壓根也碰不到最後管事的人。
而整一個童試考下來,三階段選過,明朝的資料我沒找到,但清朝的錄取率的話,只有大約1。
由於這一波難度就很高,外加幾歲都能考,早就有很多想拿到黃金屋迎娶顏如玉,走上官生巔峰的青年才俊,七八十歲可能還沒過童試,行年八十尚稱童,可雲壽考,到老五經猶未熟,真是書生】
〈七八十了都沒考上童生還是放棄吧,有這功夫還不如在家裡待著呢〉
————————————————
那些老考生們,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眼前的螢幕。
而當他們看清那滿屏飛舞的彈幕時,更是氣得臉色漲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這些老考生們一生都在為科舉考試而努力奮鬥,他們熟讀經典,埋頭苦讀,只為能夠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然而,如今卻看到這些不知所謂的後人竟如此肆意妄言,這是對他們學識和努力的不尊重,這讓他們如何能不憤怒?
然而,絕大多數普通民眾卻對天幕所言深表贊同。畢竟一個人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竟然仍未能考取童生功名,這顯然就是那些考生自身存在問題!
要知道,科舉考試可是以學識水平作為評判標準的,如果這些人的學問不過關,那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參加科考又有何實際意義呢?難道僅僅只是為了碰運氣或者消磨時光嗎?這種行為不僅
《老祖宗被抄家》 第117章 古代狀元郎的含金量(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