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5部分 (第1/4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國已經很久沒有出國大師級的人物了,但是成俊傑擔得起大師的稱號。很多人甚至認為,暖州市醫學院沒有一次xìng把成俊傑提升到教授職稱,簡直是對中國學術界的侮辱——如果成俊傑都當不了教授,那這個世界上還有多少人能有資格獲得教授的職稱?

看臺上的近萬人,除了暖州市醫學院被特許進來的數千名成績優秀的學生外,其餘位置上坐滿了從各地趕來的專家學者,還有市裡的領導,國務院衛生部的觀察團,甚至還有十幾個專程從美國飛來實際上卻根本聽不懂成俊傑在說什麼而不得不另配翻譯的傳染病專家。

曲永佳相信,只要成俊傑能一直呆在暖州市醫學院,這所大學最多隻需要10年時間,就能成為和京華大學比肩的頂級學府

暖州市醫學院黨委書記,正廳級。京華大學黨委書記,正部級

曲永佳一念及此,就不由摸住了自己的胸口,彷彿裡面的心臟會因為極度的興奮而衝出體腔。

……

“中醫對於這次疫情的認識,總結起來非常簡單。但是首先,我需要再次提一個相關背景。

《黃帝內經》素問部分的yīn陽應向大論中有這麼一段原文:冬傷於寒,chūn必溫病;chūn傷於風,夏生飧洩;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溼,冬生咳嗽。

從漢末之後,人們就在反覆爭議最後一句——秋傷於溼,冬生咳嗽。根據中醫向來的理論,以天地之氣對應中醫所講的五個季節,可籠統地被概括為chūn升生,夏浮長,溼化成中央,秋燥收,冬沉藏。”

臺底下老外的翻譯聽到這裡,整個人已經開始斯巴達了,這才讓邊上的老傢伙們感到幸災樂禍的同時,也被成俊傑吊起了胃口。

“秋天應該多燥,每個學中醫的人都這麼認為。到了明清時期,為了闡明溫熱疾病,葉天士、吳鞠通等大家,還專mén就此做了解釋。但是,秋天真的多燥嗎?《黃帝內經》裡的這句,真的寫錯了嗎?本該是燥,《內經》裡卻寫了溼,兩者大相徑庭,相去甚遠”

成俊傑說著一頓,突然笑著搖了搖頭,大聲道:“不根據這一次爆發的疫情,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內經》沒有錯是後人的理解出了問題

疫情剛剛達到暖州市的時候,大家心裡都在奇怪,為什麼短短三天時間,暖州市的染病人數就會比廣南和閩江兩省加起來還要多。我的結論是,因為在疫情剛剛達到暖州市的前一天,暖州市下了一場大大的暴雨

大家還記得一開始電視上講的,該細菌不適合在溼度10以下的環境生存嗎?足夠的水汽,就是保證這種厭氧菌活在空氣裡的前提。它們可以透過其特別進化出來的吸附系統,用空氣中微xiǎo的水滴將自己包裹住。這就是厭氧菌為什麼能活在空氣裡的原因”

……

“S。B。感染者的主要症狀,最先是消化道症狀。中醫的溫病學上,有一種溫病叫作溼溫,發病季節正是夏末秋初,初見惡寒發熱、身熱不揚,繼而胸悶脘痞、腹脹嘔惡,再發展一些人可見大便出血,與S。B。初期表現基本相符……”

“以外感六yin的角度來辯證,S。B。就屬於典型的溼邪。溼邪進入人體後,因為空氣溼度保留了其強大的活xìng,所以它們有能力直入中焦,引起胃腸道病變,又因為溼易化熱,熱從體內透出卻被溼邪的粘滯之xìng所遏阻,所以只能停留在體表,卻無法排出,給人一種皮下隱隱發燙的感覺。溼熱兩者相結合,會大量傷津。津可載氣,津傷則氣傷,氣傷則抵禦無力,所以可見人體抵抗力直線下降

這場病如果從一開始就召集10名有30年坐診經驗的老中醫來組成疫情專家組,細菌可能根本連廣南省都出不了而疫情中發現的特效yào狗尾巴草,事實上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當作了祛溼清火的yào物來使用,如果不是沒有第一時間想到中醫,疫情帶來的損失怎麼會如此慘重?”

……

“秋季,是連線長夏和冬季的季節,其大致變化規律,應該是由長夏之溼,轉為冬季之寒燥。之前說過,冬季主沉主藏,萬物皆藏,病邪同樣要藏,也就是說,只要保證保暖,冬季並不容易發生外感xìng疾病,直到萬物解凍時分,病邪復甦,才是流行病爆發的時候。因此,從秋季後半段開始,生病的機率就會開始降低。秋季真正容易致病的時段,在其前半段。而秋季前半段緊接長夏,溼氣仍重。所以《黃帝內經》上講秋傷於溼,不僅合理,而且非常準確花了數百年才寫出來的《內經》,裡面全都是古代

《無證神醫全文免費》 第75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