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一百八十五章 坐地起價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韓侂冑打定主意,準備一口氣訂造十二艘飛剪船,而買船的錢一定要從賣鉛印裝置的買賣中賺回來,這事當然先得有趙抦的支援。

事不宜遲,從茅耿這裡出來,韓侂冑就直奔國公行轅。

趙抦的這個春節過得很愜意,至少比往年少了諸多桎梏,這裡海闊天空,無拘無束,趙抦呼吸著特區自由的空氣,感受著日漸繁榮的景象,好不逍遙。

一開年,就迎來了飛剪船試航成功,這委實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喜事,至此,趙抦感覺自己親自抓的造船業終於開始騰飛,也許明年,就能造茅耿所說的超級貨船了,兩千噸的貨船,嗯,那才叫超級貨船。

大宋這時候最大的海船,也就是六百噸左右,一想起未來的一艘就能頂得上如今的三艘船,趙抦就很是期待。

第一艘飛剪船雖然很成功,但噸位只有四百噸,這顯然小了,這種船上半年先造著,到了下半年,就該造一千噸的飛剪船了。

不過趙抦除了造船,還有正事要幹,新的一年,如何將臺灣全境全面納入治下,如何對臺灣進行治理,趙抦作為臺灣主官,對此當然是責無旁貸。趙抦明白,攻下臺灣固然重要,治理好臺灣則更為重要。趙抦有心想展現一下自己的治理才能,讓臺灣儘快實現大治,在皇祖父面前交上一份驕人的答卷。

趙抦的班底並不雄厚,之前為了順利取下臺灣,臨時搭起來的草臺班子全都是武將一類,韓侂冑勉強算是文武都挨邊,但韓侂冑沒有當過地方官,從來沒有治理一方的經驗,趙抦面對這麼一個攤子,一時有些不知道如何著手。

後來來了陸九淵和葉適,但兩個都是搞學問教學問的先生,所不同的是,一個是民間書院的一代名師,一個是大宋官辦最高學府的太學博士。兩人在地方治理上的經驗一樣也是乏善可陳,陸九淵此前只是做過主簿,葉適只是當過提刑官,論起地方治理的經驗,還不如趙抦父親生前知明州任用的幕僚柳遇昌。

趙抦將柳遇昌請來當了自己的幕僚,但臺灣不同於明州,明州那是大宋統治深入百姓人心的地盤,臺灣這裡,大宋的行政只是侷限在臺北、高雄以及駐軍的幾個有限地域,大部分地域還是土著盤踞,對於如何收服土著,卻不是柳遇昌的長處。

關於如何消化臺灣,各種意見都有,茅庚的意見是在重點地區發展,以點帶面,步步為營,逐步消化,不過茅庚的精力集中在特區建設上,並不過多地摻乎趙抦的治臺大計。陸九淵也是持茅庚相同觀點的,葉適則稍微激進一點。柳遇昌站在趙抦的立場上,則極力主張以臺北為中心向周邊大力推進,提出五年內將臺灣所有地域納入官府治下。

柳遇昌提出的五年計劃,按照大宋以往的成例,已經是超常規發展的思路了,但趙抦覺得速度還是太慢,在趙抦的心目中,三年時間就要完成臺灣徹底王化的程序。

所以,今天趙抦召集手下武將議事,目的就是推進臺灣王化的程序。

不用趙抦多作動員,吳曦就打起了頭炮:

“啟稟國公,末將以為,對付島上蠻夷,不可太過仁慈,末將年前被那一股蠻夷追殺,差點死在他們手下,託國公的福,末將算是躲過了此劫。但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末將以為,像這種敢於對抗天兵的蠻夷,第一個就得滅掉,永絕後患。”

郭倪和吳曦本就約定好步調一致的,於是從另一個角度闡釋道:

“國公,要收服此地蠻夷,末將以為,吳將軍所說有理。第一步,便是要殺雞儆猴,先對付最頑固的一族蠻夷,對付他們的法子嘛,一個字,殺!他們抗拒天兵,此罪一,差點害了吳熙性命,此罪二,這等蠻族,跟他們客氣就是縱容。有道是,不施霹靂手段,難顯菩薩心腸!先滅了這夥蠻夷,我相信,四路蠻夷必將聞風歸服,那時便可派駐軍兵官吏,將一個一個的地域收歸大宋官府治下。末將以為,只須認準一條,凡是歸服者,便是我大宋子民,如有抗拒,便堅決剿滅。如此,以國公雄才大略,假以時日,定能將臺灣治理得河晏山清,我看,不出三年,便可大見成效。”

趙抦聽了郭倪之言,心說果然不負諸葛之才的盛名,對啊,怎地陸九淵葉適就提不出這種有魄力的法子呢!看來受茅耿的影響太深了,茅耿什麼都好,就是心腸過軟了一點,一直不主張對土著採用趕盡殺絕的辦法,而是堅持要用談判攻勢,以利相誘,引導土著歸服大宋管轄。嘿嘿,茅耿主要是在新化待久了,大宋歸化蠻族的那些套路已經在茅庚腦子裡根深蒂固,於是自然而然就想到在臺灣也推行那種水磨功夫的歸化政策。問題

《大宋東京夢》 第一百八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