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 (第1/2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淳熙十八年正月十四,今天是特區假日。

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連續三天的狂歡是遷延幾百年的民俗,其中最熱鬧的當數上元夜的賞燈鬧元宵。特區雖然有一個“特”字,不過茅庚從來都是入鄉隨俗的,因此特區各部門包括各工坊各公司都放假三天,而且特區還安排了各式花樣奇特的花燈,為節日增添氣氛。

當然,今天特區也有很多人加班,按照計劃,十五的晚上會組織一場晚會,本來去年的時候茅庚就有這樣的想法,但後來還是放棄了,今年有了眾多穿越者加盟,眾人一合計,後世的春晚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保留節目,無妨在大宋也來這麼一出。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不過此事自有總導演老丘張羅,老丘領著一幫人正在忙於排練呢,屆時茅庚只須當一個觀眾便ok。

此時茅庚正在蒸汽機車間裡,指導一幫人對最新的三脹式蒸汽機進行測試,如今茅庚親自負責的專案就那麼幾個,蒸汽機專案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在此之前,特區製造的蒸汽機都是單缸式蒸汽機,對於穿越者來說,單缸式蒸汽機的缺點是明擺著的,技術升級換代是必然的,三脹式蒸汽機才是遠洋船舶的必然選擇,三脹式蒸汽機技術必須攻克。

沒錯,蒸汽輪機是茅庚手上最先發展起來的動力輸出機械,不過,蒸汽輪機的初速過大,通常都得配置減速機構,比如齒輪減速箱,一開始茅庚沒把齒輪減速箱當回事,但實踐證明,在這個年代,齒輪減速箱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儘管茅庚強行造出了兩款齒輪減速箱,但令人蛋疼的是,這些減速箱故障率不是一般的高,以至於船開著開著,減速箱就出了毛病,不得不停下蒸汽輪機進行維修。好在茅氏蒸汽船一般都是混合動力,蒸汽輪機動力出了問題,還有風帆,慢就慢一點,總不至於開不動。

三脹式蒸汽機,其實在原理上和單缸式蒸汽機沒什麼本質區別,三脹式蒸汽機,顧名思義,它就是一個蒸汽三級膨脹做功的串聯做功系統,它的出發點就是要將蒸汽的每一絲能量都榨乾,讓蒸汽的餘熱發揮到盡。

三脹式蒸汽機由三個不斷增大的單動氣缸組成,由鍋爐輸出的高壓蒸汽首先推動第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活塞運動做功,鑑於第一級活塞排出的蒸汽還處於中壓狀態,直接排掉或冷凝就太可惜了,因此人類的辦法就是讓它再通入第二級也就是中號活塞室,推動第二級中級氣缸做功。第二級氣缸排出的蒸汽仍然不能浪費,於是精明的人類搞出了第三級,從第二級排出的低壓蒸汽又通入第三級也是最大的一個活塞室,推動第三級活塞做功。直到餘熱發揮殆盡,第三級活塞室排出的蒸汽實在是沒有了做功的價值,這才通入冷凝裝置冷凝,作為冷凝水補充鍋爐用水,實現“水—蒸汽—水”迴圈使用。

這就是三脹式蒸汽機,乃是蒸汽機的巔峰之作。既然是巔峰之作,其複雜程度當然不是單缸式蒸汽機可比的,就比如說它的曲軸吧,其加工難度就非同小可。

至於三脹式蒸汽機的設計,雖然難度也不小,但對於茅庚而言,畢竟這不是什麼高不可攀的機構,無非就是活塞曲軸連桿機構和順序進氣排氣機構,理論上,能夠設計單缸式蒸汽機,就能設計三脹式蒸汽機。四連桿機構是其中最難得部分,但這玩意根本就難不倒茅庚,而且,茅庚還有一個莫大的優勢,就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茅庚有一個不斷進步中的茅氏團隊,這個團隊的戰鬥力顯然是愈來愈強了。茅庚有時候只要指點一下,弟子們就能獨立開發出某些技術。

最關鍵的是,技術開發是一個燒錢的行當,偏偏茅庚不差錢,有了錢,開發進度就有了保障。比如,為了開發這個三脹式蒸汽機,譚曉春領著一幫木工光是製作木頭模型就製作了六套,最後那套三脹式蒸汽機的模型就是一比一的大小,運轉起來很富有觀賞性,進氣口排氣口順序開閉、活塞往復、曲軸轉動,一切有條不紊,看起來就跟後世高校所用的教學模型幾乎沒什麼差別,活塞室自然是剖開來的,製作這些模型就是用來模擬和驗證蒸汽機開動的所有動作。其中,前五個模型都是失敗的模型,但不能不說,沒有前五個模型,就沒有最後那個成功的模型,失敗是成功之母,誠哉斯言!

鍋爐升火之後,要獲得高壓蒸汽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有的。等候的時光有點漫長,茅庚便拉著趙餘春來到技術室,讓人泡了兩杯茶,一邊喝茶一邊等候。

那套模型就擺在技術室,上面還刷上了一層清漆,趙餘春撫摸著這套極具觀賞性的模型,很是讚歎:

“呵呵,真是精緻得很吶!還特別精確!沒有電腦模擬,也一點難不倒茅

《大宋東京夢》 第二百四十八章 技術升級(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