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高麗窘境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麼小的裝置,能夠傳輸多遠啊?老彭啊,該不會就是前院傳到後院的距離吧?!”茅庚撫摸著兩件寶貝,心裡面當然不希望自己所說的是真的,但心裡畢竟是疑慮重重,所以既是開玩笑,又不無擔心。
“第一次成功的試驗,還真是前院到後院,不過,遠一點的試驗也是做過的,10公里傳輸試驗效果還算不錯,更遠的傳輸試驗,我準備到庫頁島再做。呵呵,在臨安,我都是偷偷摸摸做的試驗。”
“老彭啊,你再怎麼搞地下研究,總得有人配合你做收發試驗吧,呵呵,老彭啊,是誰配合的你啊?我聽說你收了一房小妾了,怎麼沒見帶到庫頁島來!”茅庚倒是留意到隨老彭上船的有兩個丫頭模樣的女孩子,一個長得很有幾分姿色,當時問及,彭勤方也只說是丫鬟。
“哦,看你說的!文元倒是送了我一個女孩子,可惜那孩子太小,嘿嘿,還是個十五歲的蘿莉,太小了,太小了!哦,不說這個,我是找的丫鬟幫忙,我只是交代她定時按動按鍵而已,根本就沒告訴她是什麼東西。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我這次也將她帶過來了,此刻她就在船上。嘿嘿!這是為了確保不會洩密。”這一次去往庫頁島,彭勤方本來計劃只帶這個丫鬟前往,這是為了保密起見,原本是沒有想到要帶那個“小妾”前往的,但文元不管三七二十一,愣是把人家帶上了,帶上就帶上吧,老彭心道,其實我對蘿莉沒什麼興趣。
茅庚知道老彭比較保守,收起八卦之心,回到正題:
“老彭你估計,50公里的傳輸距離能成功嗎?”茅庚心想,要是有50公里的傳輸距離,那也基本上能投入實用了,距離遠的場合,不妨用上接力的辦法。
彭勤方心說這不是小看我嗎,彭勤方雖然低調本分,卻也是有三分傲氣的,本能地聲音大了起來:
“茅特首你不太瞭解無線電的歷史,是這樣的,1904年,俄國人的火花發報機和礦石檢波器接收裝置,傳輸距離就差不多達到了一千公里,俄國人的技術跟擺在你面前的技術,可以說,是一個水平。在同一年,就是1904年這一年,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誕生,是弗萊明發明的,不過,跟你說吧,他的電子二極體雖然在實驗室中工作得非常好,可是,它在實際用於檢波器上卻很不成功,還不如礦石檢波器呢!1904年的日俄戰爭,雙方的艦隊都裝備了火花發報機和礦石檢波器接收裝置。在技術上,我學過是20世紀末的理論,應該比1904年的俄國人和日本人都強點吧,不說一千公里的傳輸距離,三五百公里的傳輸距離應該沒有問題。”
“哦,老彭,別誤會!我這不是不懂嗎!我還以為無線電一定要等到電子管出來才能實現遠距離傳輸呢!孤陋寡聞,純屬孤陋寡聞!”
“最早的無線電檢波器,是粉末檢波器,也叫做凝聚檢波器,馬可尼1901年的越洋無線電報震驚了世界,跨越大西洋3500公里,無線電報接收成功,他使用的檢波器就這種原始的粉末檢波器。後來才有人發明了礦石檢波器,礦石檢波器技術已經是升級版技術了,1904年那時候的礦石檢波器技術,應該還不怎麼成熟,應該還沒有用到方鉛礦、紅鋅這樣的高階材料,礦石檢波器成熟之後,一直使用到20世紀20年代。礦石檢波器之後才是電子管檢波器,有電子管電晶體,那當然不一樣,靈敏度高,不需要多大功率就能實現無線電訊號遠距離傳輸接收。一個電火花發報機一放電,隨隨便便就是幾百瓦上千瓦的瞬間功率,而後來的電子管、電晶體無線電發報機,一般的發報機也就是5瓦、15瓦,這個真是沒法比。”
每個人都有好為人師的一面,彭勤方也不例外。現在老彭已經進入了角色,此刻在老彭眼中,對面茅庚露出的眼神,感覺有如小學生一般的如飢似渴,於是老彭又湧起好為人師的衝動,繼續科普:
“四十年代,我黨在香港的電臺,才5瓦的功率,而且還是拼湊出來的玩意,採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加高天線之後,和1700公里之外的延安,還不是照樣電報往來!當然,21世紀的無線通訊技術,就更不必說了。”
茅庚笑笑,感覺自己笑得有點傻。對無線電的歷史,自己確實是一無所知。原來無線電也不是什麼高技術的玩意,很土的辦法就能玩轉。
“扯遠了,扯遠了!放心吧,茅特首,沒有電子管,無線電照樣能行。我再搗鼓搗鼓,三五百公里的傳輸距離,應該問題不大。”
“這就好!我就知道老彭是實幹家,悄沒聲就解決了我們一個大問題。”茅庚當即就想,老彭立了這麼一個大
《大宋東京夢》 第三百零八章 高麗窘境(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