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重保險 (第1/2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對於要不要建造城堡,茅庚認為,當然要建。..。更新好快。在高雄之所以不建那是因為有大宋的水陸大軍保駕,而且臺灣的土著戰力很渣,兩道鐵絲網就足以報得平安了。
但庫頁島這裡不一樣,這裡遠離大宋,何況當金兵進攻的時候,大宋還未必會派兵支援,夏裔島那邊也沒多少兵力,所以一切只能靠自己。那麼好了,對付這個時代的冷兵器攻城大軍,城池就是最好的防守倚仗。
歷史上,有兩個經典案例值得借鑑。其一是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之戰,其二是清軍圍攻雅克薩城之戰,兩場戰役都是以冷兵器為主的大軍圍攻堅固的城堡,鄭成功以兩萬五千人圍攻僅有2000多守軍的熱蘭遮城,用了足足九個月時間,才迫使荷蘭人投降,而清軍數千人圍攻僅有800多人守城的雅克薩城,耗時十個月,仍然沒有攻下雅克薩城。從這兩個案例來看,只要依城固守,只有冷兵器的圍攻大軍很難奈何擁有火器的守軍。
茅庚不認為可以在野戰中擊敗金兵的大軍,雖然同樣也有可資借鑑的戰例擺在那裡。比如第二次**戰爭的八里橋戰役,英法聯軍8000人在八里橋與清軍3萬人野戰,結果大敗清軍,而此戰英法聯軍僅僅陣亡12人。但晚清的清軍戰力肯定及不上現在的金兵,何況金兵很可能動員五萬以上的兵力,以五千對五萬,一比十,茅庚覺得,取勝的希望有點渺茫。
當然,站在馬奮的角上,他也舉出了支援自己觀點的案例,那就是曾國荃圍攻安慶之戰。曾國荃圍攻安慶之戰,內有兩萬多守軍,外有數萬平軍圍攻,但曾國荃就靠兩條長壕,內圈的壕溝用於圍攻,外圈的壕溝用於阻援,如此堅持了四個月之久,最終攻陷了重鎮安慶,奠定湘軍的勝利大業。可見,對付以冷兵器為主的大軍,戰壕是很管用的,若是再加上鐵絲網的話,馬奮相信,只要有五千‘精’銳,加上輔兵,挫敗七八萬金兵的進攻應該不在話下。再說了,還可以在修築若干碉堡用於投‘射’居高臨下的火力,金兵在這種立體防線下,只能哭去。
不過馬奮是少數派,加上唐凱也才兩票,多數人還是打心底裡覺得修一座城堡可靠得多,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就連伊莎因也是持這種看法,所以,城堡派穩居上風,都不需要茅庚動用領導權威,就定下了修城堡的計劃。
雖然如此,馬奮的建議也起了作用,最後的方案是修一個小號的內城城堡,城堡呈正方形,長寬都是兩公里,這是最後用來保命的,而在外圈,則按照馬奮的建議來,挖掘塹壕,架設兩道鐵絲網,並修建碉堡。
這是一個雙保險方案,東瑞防線多上幾道保險,大多數穿越者表示,這很有必要。
只要這個東瑞防線修築成功,茅庚也覺得,金兵就算陳兵十萬,恐怕一兩年都啃不下來。
如今內城已經挖好基礎,有的地段已經砌到了半米高,但是工程量實在是有點大,希望在入冬之前,內城能夠修築完畢。不得不說,修築城堡是一個相當耗費資源的大型基建專案,現在可不像後世那樣產能過剩,鋼筋水泥什麼的,沒有不過剩的,所以後世時常要啟動基礎建設拉動內需,現在庫頁島這裡連磚頭都緊缺,水泥就更不用提了,因此這個城堡的確是靡費甚巨,要不是保命要緊,茅庚恨不能立即將工程停掉。
會議上唐凱鬧著要增兵一萬,馬奮倒是增兵千就差不多了,咱風格高,讓點步,增兵千就千!
兵不在多在於‘精’,若是手握八千‘精’兵,又有各式新式武器,馬奮覺得底氣還是很足的。
不過日本的勞務輸出人員只到了一批,第一批兩千五人已經下派到了工地,只有等下次了。其實馬奮還有些擔心,日本人到底能不能充當合格的炮灰,至於日人一旦有了傷亡怎麼辦,人家畢竟是來務工的,不是來賣命的,這一點馬奮倒是不怎麼擔心,咱穿越者現在不差錢,死了人,無外乎給窮酸的日本人補點錢了事。
增兵的事情告一段落,茅庚覺得平衡真是硬道理,心情開始變得輕鬆,轉而說起另一件事:
“請大家來,是跟大家說一聲,無線電測試已經初步測試成功,這都是老彭的功勞,來來來!我們為老彭的無線電成功鼓掌祝賀。”
“測試距離到了多遠了?”林禮士忙的腳不沾地,雖然也聽說無線電在測試,但沒關注,無線電的傳輸距離當然最為重要,於是有此一問。
“為了搞測試,這次還不惜動用了我們的寶貝——雷擊快艇,老林啊,跟你說吧,我開船到了庫頁島的最北端,從那邊到東瑞鎮,差不多就是一千公里距離。老彭手
《大宋東京夢》 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重保險(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