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工大佬 (第1/3頁)
金哨本無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尋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宋新夢》更多支援!
到了傍晚的時候,庫頁島又來了新的一撥貴賓,趙抦和陸九淵到了。。
說起來才知道,陸九淵這一次來庫頁島,是先經過榨坊,與趙抦會同一路,所以今日是聯袂而至。
陸九淵升了軍器監正監,如今已經是正四品的官品了,這自然是這兩年來因為在軍器製作上功績不凡,加上新帝登基,於是陸九淵就坐上了這個位置。歷史上陸九淵最後的官階是正五品的知軍(荊‘門’知軍,知荊‘門’軍),在本時空,有了茅庚的外掛,陸九淵在軍器製造這一塊上大展所長,象山先生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本就是超一流的,再加上陸九淵嘔心事業上瀝血也是出了名的,終於讓大宋軍器製造業走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應該說,事情到了這一步,這個大宋的裝備部部長便非陸九淵莫屬了。
“陸先生,身體還好嗎?”陸九淵如今的氣‘色’其實比當年還好些,但陸九淵的身體底子很弱,每乘船遠航,就會有所不適,茅庚故有此問。
“這一次還好,這一兩年彭先生又是為我開‘藥’,又是針灸,每日裡再練上幾趟太極拳,漸漸地,身體見好。呵呵,煩勞易生掛記,這一趟倒沒什麼事,或許,坐船坐多了,也就習慣了吧!”
歷史上,在1193年,也就是明年,陸九淵就在荊‘門’任上亡故,可以說,陸九淵之死,是帶病超負荷工作累死的。在荊‘門’任上,陸九淵政績突出,周必大就盛讚之,稱各地官員均應以陸九淵作為“躬行”之榜樣。真是不比不知道啊,要評“人民公僕”的話,論能力,論品行,論態度,後世天朝的幹部都少有幾個能排在陸九淵的前面。
現在陸九淵的身體不錯,身上的慢‘性’病看來是得到了有效控制,茅庚感到一陣欣慰,面前的象山先生看來不會在54歲年紀就英年早逝了。
趙抦、茅庚、韓侂冑和陸九淵是在臺灣共過事的舊班底,接風宴上一番噓寒問暖,各自感慨了一番,這才說到正題。
陸九淵這一次來,其實也不是什麼秘密,身為軍器監大佬,發展大宋軍工業就是陸九淵的職責所在。問題是,大宋的軍工製造業,如今對茅氏集團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無他,一些關鍵技術還掌握在茅氏集團手上,所以大宋的軍工生產,就像後世國朝九十年代的光景,關鍵部件要依賴進口,國內一些軍工廠負責組裝的乾貨。這麼一說,就不奇怪了,大宋軍備部部長要親來庫頁島這裡,與茅庚商談全面發展大宋軍工業,似乎是題中應有之意。
陸九淵這一次不僅自己來了,還帶了一個不小的技術團隊,其中一小部分固然是前來進行互動‘交’流,大抵屬於訪問學者那種,但大部分卻是來參加進修培訓的,這跟後世80年代“中美和平典範”軍工合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後世80年代,美國一度對中國放開軍事技術合作,一批批的軍事和軍事技術人員由此走出去,開闊了眼界,學到了一些先進軍工科技。現在,陸九淵這是帶了個進修培訓學員班來了,論規模,一百二十多號人,不算少了,這還是第一批,還有後續第二批第三批呢。
至於為什麼一下子來一百二十多號人,這是因為要解決大宋弓弩升級的問題,這是之前茅庚就跟陸九淵建議了的。大宋的箭矢保有量是一個天文數字,不好好利用起來,那當然是極大的‘浪’費,何況步槍和霰彈槍的產量有限,子彈的成本也比箭矢要高,從經濟‘性’來看,既然弓箭暫時還不可能完全淘汰,那就只能提升弓箭的效能一途了。
值得說明的是,諸葛連弩‘射’程有限,頂多就是在二三十步的距離發揮效力,因此,按照茅庚的計劃,在弓箭方面,鋼絲滑輪鋼弩必須開發出來,而笨重的‘床’弩也要予以改進,除了用上鋼絲滑輪,還有棘輪結構也得用上去。不過鋼絲滑輪弩並不是那麼好製作的,僅僅是一根看起來很簡單的鋼絲繩,實際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不得不說,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道道啊,鋼絲繩不僅材料講究,熱處理也得講究,耗費了一兩年的時間,這才‘摸’清了一些‘門’道,也就是在今年,才正式生產出適合弓弩使用的鋼絲繩。
兩個月之前,茅氏鋼絲滑輪弩終於試製成功,樣弓不久就送到了陸九淵那裡,然後陸九淵就開始準備此次之行。
“易生啊,這個鋼絲滑輪弓還是不錯的,就是有一個‘毛’病,比較嬌貴,比傳統的弓容易損壞,難伺候。”
茅庚也知道這是鋼絲滑輪弓的
《大宋東京夢》 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工大佬(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