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6部分 (第1/4頁)

做男人挺好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牟渴鵂岸�本腫櫓�猓�肟悸鍬勒�俾室恢煉�鐾偶娉癱苯�!�

有毛澤東、周恩來的全力贊同和支援,劉少奇等延安領導人心裡就更有底了,其搶佔東北的部署遂越來越緊,力度也越來越大了。

13.“向北發展,向南防禦”

面對東北這一“真空”地帶,尤其這塊“真空”又是塊非同一般的戰略基地,蔣介石此時也不敢再掉以輕心了,國民黨軍在美國的幫助之下,正加緊從數千裡外的西南運兵前往。東北的數十萬偽軍沒有放下武器,打算同國民黨合流。時機越來越迫切了!劉少奇和朱德等也沒有絲毫的鬆懈,正在計劃集中共產黨的主力全力同國民黨來一場關東大角逐。

值得一書的是中共高層領導骨幹中,不乏獨具慧眼的傑出人才。而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新四軍第3 師師長兼政治委員黃克誠就是其中的一位。9 月14日,當黃克誠獲悉蘇軍已佔領東北,各軍區也開始調動少數部隊去東北的情況,遂致電中共中央,提出了具有真知灼見的(對當前局勢及軍事方針的意見和建議)。黃克誠向中央的建議是經華中局電臺發出的,在該建議中,黃克誠主要說,我軍數量雖大,但精幹堅強的主力不多,佔領地區大,主力分散,除山東外,突擊力量均很薄弱,各根據地內都有敵頑據點,被控制了鐵路及大城市,很難獨立長期支援大規模戰爭。為了取得連成一片的大戰略根據地,有利於進行長期鬥爭,軍事上應集中主力決戰,向東北派出大部隊並派有威望的軍事領導人去主持,迅速建立總根據地,支援關內戰爭;並以晉、綏、察三地為關內第一戰略根據地,集中10萬主力;以山東為關內第二戰略根據地,集中15萬主力。其他各地區成為兩大戰略根據地的衛星。東北既能派部隊去,應儘量多派,至少5 萬人,能去10萬最好。為執行上述方針,黃克誠認為山東應調3 至5 萬人去東北,華中應調3 到6 萬人去山東;在河南及平原主力的一部應調山西;江南(新四軍)一個師的主力應調回江北。

黃克誠的大膽設想與劉少奇考慮多日的戰略構想可以說是不謀而合。

9 月15日,在重慶進行和平談判的毛澤東,依據談判進行情況,致電主持中央工作的劉少奇,提出準備將浙東、蘇南、皖南部隊在適當時機撤到江北和八路軍南下支隊與新四軍第5 師靠攏的意見。

黃克誠的進言,毛澤東、周恩來的南方戰略收縮意見,表明戰後中共戰略發展方向已有重大變化,這就進一步促使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劉少奇加快了思考。

9 月17日。劉少奇將一個醞釀了十多天的戰略構想,透過(為力爭東北控制熱察之戰略計劃及工作佈置的意見)這一文電,電告正在重慶談判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劉少奇指出:東北為我勢所必爭,熱、察兩省必須完全控制。紅軍在東北現已開始撤退,據說在12月初將撤完。內蒙紅軍即將撤退,已三次要求我接防德王府、百靈廟一線。傅作義尚未遇到我之打擊,胡宗南在敵人掩護下完全可能進入平津,冀東尚有偽滿軍五個旅及本地偽軍共約5 萬人,華北、華中、山東偽軍尚多。在此情況下,我之戰略部署須立即加以考慮。

劉少奇在全面分析全國局勢後,提出必須確定“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和部隊大規模調動的部署,這個“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就是“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最初提法。劉少奇的主張是:我們必須在冀東、熱河控制重兵,除現在派去東北部隊外,並須屯集至少5 萬軍隊在冀東,以備紅軍撤退時能搶先進入東北。因此,現在必須立即計劃調集10萬至15萬軍隊到冀東、熱河一帶。否則將會來不及,對東北與熱河的控制,均將沒有保障。為了實現這一計劃,我們全國戰略必須確定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方針。否則我之主力分散,地區太大,處處陷於被動。因此,我們意見,新四軍江南主力部隊立即轉移到江北,並調華東新四軍主力10萬人到冀東,或調新四軍主力到山東,再從山東、冀魯豫抽調10萬人到冀東、熱河一帶。而華東根據地則以剩餘力量加以擴大去堅持。為了加強冀熱遼地區工作,應即成立冀熱遼中央局,派高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並須組織強有力的軍事指揮機關,以陳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擔任。

9 月18日,劉少奇起草的中共中央向中共談判代表團的通報電文中還反映了饒漱石和黃克誠的建議。該電文主要內容如下:(一)西安確息,英美高階人員向國民黨高階人員說:如果此時共產黨控制張家口、承德、山海關一帶,並利用蘇聯掩護控制滿洲,

《解放戰爭全紀錄第一卷》 第1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