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2部分 (第1/4頁)

兩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得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得蔬菜、肉蛋、水果……這才是單單吃的。喝水,總不能直接和河裡水吧?得建個自來水廠,還要鋪設自來水管道,建個開水房,一方面提供開水,一方面給浴室提供熱水。總不能大冬天的,讓學生為洗個澡還專門跑到城裡吧?再說廁所問題,每個有人的地方,都得建廁所。這廁所清潔問題、廢水排放問題,都得有人專門負責。最後說睡,可不是光光有間屋子,有個床鋪的問題。睡覺的宿舍,總得考慮冬天供暖、夏天防暑吧?不能天一黑就上床睡覺呀,宿舍裡還得有電燈、桌椅。說到電燈,還得想法子發電,這是大問題……”;

孫元起掰著手指一個一個地數,到最後,自己都有些信心不足:離開學只有兩三個月,自己身上只有八萬多美金、一萬兩銀票,這學校能建的起來麼?怪不得很多大學的老校址都在市區裡面,原來可以省掉很多麻煩,至少洗澡、住宿、吃飯可以跑到學校外面解決。

一兩百米高的小山,說話間就爬到了山頂。說是山頂,其實不過是個小平臺,由此往後,山峰漸漸高峻。按照地契,那片連綿的峰巒都在孫元起的名下。將來大學人氣旺了,可以把宿舍之類往後山移,順帶著擴大校園面積。現在卻是不行,畢竟安全第一。

小山頂這塊平坦的坡地,不是很大。孫元起琢磨著:以後圖書館建在這兒,如何?

站在山頂四處打量:前面是道亮晶晶的小河,以後那裡將有一道巍峨的校門,一座寬闊的橋樑;然後沿河坡地上,有平坦的操場,還有完善的體育館,容納數百人的講堂……想到這裡,孫元起心潮澎湃,是的,我可以憑藉自己的知識和力量,改變學子們的命運,也改變中國的命運,影響世界發展的腳步!對此,我應該不懼任何艱險困阻!

從山上回到城裡,囑咐老趙過幾天領著那幫義和團的人,帶著乾糧,到山腳下安營紮寨,專心平整土地。老趙和那些人都沒有二話:來了這麼久,東家一直好吃好喝地供著,如今就交代給自己這麼件活兒,有什麼好抱怨的?

次日天還沒亮,老趙就帶著一幫人準備乾糧的準備乾糧,準備幹活工具的準備工具。都是農村出來的,幹這活兒是好手。第三天,一行人帶足乾糧、鍋碗瓢盆,就出城了。孫元起怕他們找不著幹活的地兒,特意把平整的地點、平整成什麼樣告訴周宗武,讓他與老趙同去。

安頓好了這碼子事兒,孫元起給美國的耶魯、mit寫信,主旨有三個:

一是安頓軍心。給每個實驗室寄去一份研究計劃書:給耶魯的計劃是從鐿土中分離出原子序數71的新元素鎦(lu)。1878年,瑞士化學家j。c。g。馬里尼亞克從鉺土中分離出鐿的氧化物,稱之為鐿土。直到1907-1908年,奧地利的韋爾斯拔和法國的於爾班才指出鐿土是氧化鎦和氧化鐿的混合物,並分別從鐿土中發現鎦。鎦也是最後一個被發現的稀土元素。孫元起在心中沒有說得那麼直白,只說根據元素週期表及其他理論推測,世界上還“存在著”另一種未知的稀土元素,極有可能蘊藏在從磷鐿礦和黑稀金礦分離出的鐿土中。至於如何分離,交給耶魯元素實驗室的同事就可以了,能進實驗室的都不是笨人。給mit的計劃,是發明四極管、五級管,以及高頻訊號發生裝置、接受所需的檢波器。

二是拖延時間。告訴兩所大學,現在中國與八國聯軍的和議還沒有達成,估計還要一段時間,你們現在派人過來不安全。為了你們的人身安全,你們過完聖誕、元旦再來吧,到時候大家的活兒忙完課,我和你們一起回美國,如何?

三是請求支援。我如今正在為實驗室的前期籌備而努力工作,可是人手不夠,能不能先給我派幾個助手?助手最好是理工科的博士、碩士。

當然,就第三個主旨,還給加拿大的盧瑟福先生寫了信。

接下來,該在報紙上刊登招生簡章了。畢竟已經七月了,八月份考試,總得給人一段報名、複習的時間吧?

說到招生簡章,可學校現在連名字都沒有呢!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得有個拉風一點名字。牛津、劍橋、普林斯頓?這都是花名兒,在中國沒法用。國內,最牛的當然數清華,關鍵這個“清”、“華”都是國號,咱這個私立學校哪敢沾這個腥?別狐狸沒逮著,惹了一身騷。那北京大學?“北京”是國都的名字,也不敢亂用。那麼復旦?震旦大學還不知道有沒有,復啥“旦”啊?;

想來想去,沒有合適的。突然,想起自己在《science》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上面好像有

《《重生之大科學家》小說閱讀》 第3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