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講給孩子聽。孩子因為已經背熟了這些典故的句子,所以聽起來也就特別感興趣,對他們的學習也起著促進作用。

與口語教學相比起來,我們在識字教學方面進行得較晚,我們的早期識字教育是從數字開始,三歲之後才教一些常用的漢字。

。。

我的教子三字經(2)

據最近的研究資料表明,三至六歲是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我們的識字教學也算趕上了這個最佳年齡段,因此對孩子的智商培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日本東京幼兒識字教學研究機構從1967年開始的一項研究表明:五歲開始漢字教學的孩子智商可達95;四歲開始學漢字的可達120;而三歲開始學漢字的,智商可高達130。因此,對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有了最新的說法,衝破了學齡前兒童不宜過早學習識字的傳統觀點。

養兒育女,不走尋常路(1)

蔡笑晚/文

要想培養出一個傑出的人物,必然需要一套特殊的手段。在育兒和家教領域裡不存在“偏聽則暗、兼聽則明”的問題,而是“多聽則亂、越聽越糊塗”。在沒有嚴格科學根據的情況下,無法判定究竟哪一套方法更高明。這並不表明人類在家教領域內束手無策。恰巧相反,這給創造性和想象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奇蹟往往出現在人們沒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而一套大家都滿意的方法,必然培養出一個四平八穩的平凡孩子。因為,盡善盡美就不可能是出類拔萃了。

小時候,我的父親講過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爺爺帶孫兒去市場,買到一頭小毛驢。回家的時候,先是爺爺騎著毛驢,孫兒跟在後頭走。走了一段路後,遇上一群婦女。婦女就指責爺爺,說他不關心小孩,大人騎驢讓小孩走路,不像話。爺爺聽了感覺有理,就立即下來,改讓孫兒騎驢,自己跟在後頭走。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老年人。老人指著小孩罵,這小子真不孝,年紀輕輕的騎著驢,讓老人走路。孫兒聽了覺得有理,就叫爺爺上來一起騎。兩人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養驢人,養驢人指著祖孫二人說:“這麼小的毛驢,兩個人騎著走,太狠心了,這驢兒肯定會累死的。”祖孫二人聽了想想也是,索性兩人都下來牽著驢走。途中又遇上一群年輕小夥子,青年人指著兩人風趣地說:“你們兩個傻瓜,有驢不騎,真是笑話。”祖孫二人聽了覺得也有道理。但是,他們的處境很困難:爺爺騎驢有人責備,孫兒騎驢有人指責,兩人都騎有人非議,兩個都不騎又有人取笑。所有的選擇似乎都不妥當。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兩個人抬著驢走。他們也這麼做了。結果在經過一座獨木橋時,兩個人不小心把驢掉在溪溝裡摔死了。

中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人世間能夠發生的稀奇古怪的事都發生過了,所有高明見解、金玉良言能說的都說了,可能入大雅之堂的都有經書史冊可考,不能入大雅之堂的也有雜文野史在民間流傳。現代的任何一種見解,不管有意無意,幾乎都可以在漫長的五千年曆史河流中找到源頭。所以可以說,當今世界沒有新東西,只有新組合。

家教理論方面也是如此,幾乎所有現代家教理論都可以從古人那裡追溯到源頭。今人的各家理論只不過以不同方式重新組合了古人的信條。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理論特色,去實現屬於那個時代的理想和追求。

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我奇怪地發現,現實世界的任何一種理論和經驗都有一種與之相反的理論和經驗存在。雖然兩者之間似乎水火不能相容,但各自又有各自存在的理由,誰也無法否定誰。

比如:有人說要不失時機地早教早學,要及早開發兒童的智力,開發得越早大腦就發育得越好。因此,要爭取時間早教早學,把教育時間提到學齡之前,提到三歲之內,甚至提前到尚未出生之前。要及早發現兒童的智力情況,該早讀的就早讀,該跳級的就跳級。可是,也有理論說這是拔苗助長,教育必須符合兒童的自然發展情況,要循序漸進,否則欲速則不達,甚至認為孩子在十二歲之內絕不應該讀書。

又比如:有人說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但也有人提出,如果什麼事情都讓孩子自己去慢慢摸索,那麼人類肯定還處在茹毛飲血階段。一旦錯過了最佳學習期,有許多東西就永遠掌握不了。因此,必須儘快教給孩子們,不能等待他自己獨立探索,否則不僅浪費時間而且還會錯過時機。

又有人說,要多聽大家的意見。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這幾乎是普遍公認的處世準則。但是也有人提出如

《我的事業是父親正版線上》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